语文教师阅读6类书籍(1194)

标签:
365语文教师教育 |
分类: 语文教育教学 |
1194篇:语文教师应当阅读6类书籍
逍遥行者
2014年1月12日
众所周知,对每一位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来说,读书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读书学习是教师永远的备课,只有阅读足够数量的书籍,才能保证教师的知识储备,才能打好自己课堂教学的知识基础。我们每天接触的书籍读物非常繁多,而教师的业余时间又非常有限,那么,教师应当对所阅读的书籍有所选择。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曾说:
年轻的朋友,我建议你每个月买三本书:(1)关于你所教的那门学科方面的科学问题的书;(2)关于可以作为青年们的学习榜样的那些人物的生活和斗争事迹的书;(3)关于人(特别是儿童、少年、男女青年)的心灵的书(即心理学方面的书)。
作为每一位中小学语文教师,承担着指导学生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重任。要想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语文教师必须热爱读书,坚持读书。那么,笔者认为,语文教师首先应当阅读以下6类书籍:
一、语文教育史书籍
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首先要了解语文学科的教育教学史。以史为鉴,才能传承精华,剔除糟粕。首先要知道一些关于语文教育史的常识,像孔子的教育思想、“三百千”(即《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的教学思想、科举制度等相关知识。其次要了解一些传统语文教学的相关知识,包括其内容、方式、方法和目的等,因为到今天,传统语文教学的有些精华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第三要了解一些古代汉语、文学文化常识等内容,这也是一名语文教师必备的一些基本知识。第四是要知道一些现代语文教育史的常识,语文教师不能不了解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等人的语文教育思想,也应当知道一些现代与当代各个语文教育流派的代表人物及其教育思想。获取以上知识,必须阅读相关书籍。
二、学习理论书籍
现代教育学要求教师不仅要把知识教给学生,更要教给学生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叶圣陶曾说过,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因此,教师在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的基础上,还要阅读和掌握一些学习理论的书籍,要学会一些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的书籍,包括阅读学习、语言学习、写作学习指导等类的书籍。通过阅读和学习应用这些书籍,让学生自己去解决“怎样学好语文”的问题。
三、文学作品书籍
四、语文学科教学论书籍
五、语文专业报刊
六、知识类杂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