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智慧(1171)

标签:
365教育智慧教育 |
分类: 教育随笔日记 |
逍遥行者
2013年7月7日
丰富精神上的需要是预防懒惰的途径
——怎样来改造懒汉学生
《苏霍姆林斯基选集(二)》第841页
《苏霍姆林斯基选集(二)》第841-842页
没有计划,就不会有完全合格的教育工作
——怎样制定教育工作计划
[案例赏析]
在帕夫雷什中学,苏霍姆林斯基主张教师要制定教学工作计划和教育工作计划,而制定教育工作计划主要是对班主任工作的要求。
中国古代《礼记•中庸》中有句名言说:“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说的就是制定计划的重要性,而制定教育工作计划是教师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苏霍姆林斯基主张教育工作不可能有任何刻板公式和现成方法。一切使教师的注意力脱离教育工作本身的东西,任何为了装潢门面的官样文章,都是完全不必要的。在制定教育工作计划时也要从教师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
苏霍姆林斯基首先强调首先强调制定计划必须要有明确的教育目标,它关系到教师对教育工作的实质和作计划的必要性的理解。
对于任教低年级的青年教师来说,要制定教育远景计划(10-15年时间)、近景计划(2-3年时间)、一般性计划或具体计划(1周-1个季度时间)3种。
远景计划要考虑学生在整个中小学成长教育的全过程,要重点准备三个书单:一个必读书单,列入属于世界文化宝库的书籍,让学生在校学习的10年间读完这些书;一个“后备的”书单,列入学生毕业后独立劳动期间应阅读的书籍;还要列一个关于杰出人物书籍的书单,让青少年通过阅读此类书籍树立学习的榜样。此外还要包括培养学生品质和参加公益劳动的内容。通过这3个书单的内容,可以看出,苏霍姆林斯基对学生阅读的要求是多么具体详细,从课内到课外,从扩充知识到培养品格,可见读书对孩子中小学教育阶段的成长是多么重要!至于近景计划和具体计划,都是对远景计划的详细而具体的落实。他还特别强调,制定计划不能脱离教育实际生活,还要包括各种各样的活动和对家长的工作。
需要指出的是,苏霍姆林斯基制定的这3种计划,没有固定成套的模式,而只是对其中的内容作了要求和规定,目的是为了让教师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至于怎样具体地制订一周或一个月的计划,除了要求继承和发扬已取得的成绩外,那就是教师个人创造性的工作了。
“传播经验就是传播一种思想,借鉴经验,就是个人根据某种思想进行创造。”这也应当成为对我们教育工作的要求。
您还有很多书吗
——怎样用书籍控制学生的心灵
[教育箴言]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才能,向他们推荐适当的书。阅读科学著作逐渐地成为学生的一种精神上的需求,成为他们享受认识之乐的源泉。我们认为,如果青少年没有迷上科学书籍,如果这个图书专柜里没有他心爱的书籍,那就是我们没有找到通向他们心灵的门径。
《苏霍姆林斯基选集(四)》第686页
[教育案例]
我有过一个聪明而又任性的学生,名叫尤拉。尤拉对真理与谬误、诚实与虚伪就像细嫩的芦苇对一丝微风那样敏感。
过了三年,尤拉念完七年级,毕业了(那时的学校是七年制)。在那三年里,我一直在想,我将把一本什么有趣的书送给他读。我感到,这个学生思考的不仅是他所读书籍的内容,他似乎在通过书籍对读这些书的人作出判断,他爱思索问题,对人要求严格,在那几年里是我的裁判者。他所读过的书的含义越深刻,我们的交谈越有趣,他就对我越接近,交谈的时刻给我带来的快乐也越多。
《苏霍姆林斯基(二)》第828-829页
[案例赏析]
苏霍姆林斯基非常注重指导孩子们的课外阅读。他要求孩子们通过读书养成健全高尚的人格,通过读书来扩充教学大纲和教材以外的知识,为孩子们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和基础。本案例就是他如何指导学生读书的一个典型案例。
在帕夫雷什中学,他们将阅览室叫做“思想室”,意思是要通过读书引起学生的思考,形成健全完美的人格思想。而且给阅览室起了这样一个名称,也能引起学生很大的阅读兴趣。在思想室内,学校配备了各种书籍,既包括各类文学书籍。也包括满足孩子课外阅读要求的英雄人物与科学书籍。当“思想室”开放的时候,苏霍姆林斯基就给学生们介绍几本内容有趣的重点书籍,并向学生们展示他已经记了20多年的读书笔记。他还带领孩子们来到自己的藏书室里,向孩子们推荐书籍阅读。他向他们描绘了一个有文化修养的人的最大的幸福,这就是在精神上跟书籍交往的幸福,一个人安静地得到智力上和审美上的享乐的幸福。(四-683页)这是在这种情况下,尤拉迷上了描写遥远的异国和自然风光的小书。
苏霍姆林斯基还非常注意培养孩子们对读书的兴趣和爱好。为了满足尤拉一天读一本好书的愿望和要求,苏霍姆林斯基既小心翼翼地保持着自己善意的谎言不被揭穿,保护好他和这个孩子的纯真友谊和对他的信任(因此他不敢把孩子带进隔壁自己的图书室,怕让孩子看到书少而失望),更害怕因此会影响孩子性格的形成。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这个孩子的阅读愿望,苏霍姆林斯基竟然花费自己两个月的工资,从遥远村落到三个大城市,吃力地买回来了几大包书。单凭这一点,苏霍姆林斯基就成为我们永远学习的榜样,也足见其教育风格之高尚!
三年来对尤拉的耐心指导,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是一个真正的考验。从那时起,他每年都有几个像尤拉这样聪明好学而又心灵敏感的学生。如果没有书籍,教师是无力影响他们的意志的。由于读书,青少年的兴趣像火一样被点燃起来了。他觉得自己一直处在学生的严格监督之下。要是他把自己在书的世界里的积极活动停止一天,他就会失去对学生心灵的影响作用。就会成为他们所不需要的人,因为再也不能给他们提供什么。而一个再也不能给学生提供什么的教师,就会成为学生的倒霉的监护人,学生对于这样的人只是尽可能忍受着,但不尊敬。
因此,苏霍姆林斯基向教师朋友们建议:要影响学生的头脑。再没有比左右学生的思想更为有力的手段来左右学生的意志了。然而,只有当你在书的世界里享有丰富而充分的生活时,你才能影响学生的思想。只要办法得当,最敏感的、个性最独特的、固执任性的、“好造反的”和桀骜不驯的学生,也能变成读书迷。用书籍和智慧去驯服他们吧!
集体处理的冲突越少,教育效力就越大
——怎样处理学生之间的冲突
[教育箴言]
童年生活、儿童世界,是一个特殊的世界。儿童对善与恶、好与坏有自己的概念,他们有自己的审美标准。为了能够进入这座名叫“童年”的神奇宫殿,你必须变成另一个人,即在某种程度上变为一个孩子。只有这样,你才有资格对学生拥有明智的权威。
《苏霍姆林斯基选集(二)》823页
[教育案例]
有一天,六年级出了这样一件事:
一个叫尤尔科的学生“无缘无故”地骂他的同桌同学弗拉基米尔“没良心”。我们的少年学生非常懂得这个词的意思。假如尤尔科没有任何根据就提出责备,弗拉基米尔一定会感到自己受了委屈。可是,恰恰相反,他感到良心的责备,觉得自己有错。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情况原来如此。尤尔科是近视眼,而他的那副眼镜很糟糕,戴眼镜看东西时,物体就像离开了原来的地方。上绘画课时,弗拉基米尔对尤尔科开了一个玩笑:他把颜料放在尤尔科面前,尤尔科刚一低头画画,他就把颜料盒移开了几厘米,使尤尔科用错了颜色。尤尔科发现了这一居心不良的玩笑之后,非常生气,在回家的路上哭起来了。全班同学都听听到了“没良心”这个词,但对于弗拉基米尔所干的勾当谁也不知道。事情过去两天后,我才知道真相,还不是从尤尔科那里得知的,而是弗拉基米尔承认错误时告诉我的。过了三天,尤尔科来找我,请求不要把弗拉基米尔的行为告诉任何人……
《苏霍姆林斯基选集(二)》第803-804页
怎样处理学生个人之间的矛盾冲突,体现了一个教育者的教育智慧和教育能力。当有的学生之间发生了矛盾或冲突之后,一般的教师都认为要在调查清楚真相的前提下进行严肃处理,防止孩子之间矛盾扩大或影响班级纪律与管理。但在苏霍姆林斯基来看,却采取了非常谨慎的态度。
首先,要认真考虑到孩子们的隐私,不得随意进行集体讨论。孩子们的家庭中、同学之间可能都有一些不便公开的个人秘密,因此,对于学生之间的矛盾,要尽可能地让他们自己去处理,而不能交给集体讨论和公开处理,以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他说过:多年的工作经验使我深信不疑,在我们这项困难的、有时令人伤脑筋的事业中,必须遵守一个十分重要的规则:如果学生能够自己理解并处理他们之间的复杂关系,就不必安排集体处理。
其次,要采取自我处理矛盾的办法。如果是学生个人之间过错,那就根本不应进行分析、讨论。在这方面,苏霍姆林斯基提出了三点认识:第一,真正的教育是要使不正常的、该受指责的行为不发生.或尽可能少发生;第二,集体作为教育力量发挥作用和影响个人,并非借助于处理各种各样的过错;第三,集体处理的各种冲突越少,其教育效力就越大。(二-804页)因此,对于学生间的冲突,要善于防微杜渐,息事宁人,不要煽风点火,不要使火星燃成熊熊大火,而要在它刚刚露出苗头时就把它扑灭。
第三,苏霍姆林斯基主张无冲突的教育。他主张对孩子们实施没有严厉申斥、大发雷霆及强力影响手段的教育,因为这些办法不会带来任何好处。教师要充分考虑和尊重孩子们的心理特点,不能把“成人”社会学的概念和规律搬到儿童世界里来。在儿童教育中,震惊、冲突与发怒,并不是客观必要的。因此,最好不要采用令人震惊的手段,以最大限度地保护学生脆弱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