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警惕教研“假研究”现象(943)

(2012-01-14 08:01:09)
标签:

教育科研

假研究

校园

分类: 专业成长发展

警惕教研“假研究”现象(943)
第943篇:警惕教育科研中的“假研究”现象

逍遥行者

2012年1月14日

    众所周知,开展教育科学研究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最主要的方式。但在目前,受教育内外各种不良风气的影响,教育科研形式主义泛滥,许许多多的假科研、假研究、假研讨充斥着课堂内外,不仅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教师宝贵的时间,也使校园之内造假成风,对教师的成长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我们倡导,学校的校长要从根本上杜绝假研究的现象,引导教师进行促进专业发展的真研究。

    本来,教育科研是减轻教师教育负担,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体验教育幸福与快乐的重要研究方式。关于校长如何引导教师进行教育科学研究,苏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如何你想使教育工作给教师带来欢乐,使每天的上课不致变成单调乏味的苦差,那就请你把每个教师引上进行研究的幸福之路吧。在这里,校长对教师进行个别工作有着广阔的天地;在这里,有收获和发现,也有快乐和苦恼。谁能感到自己是在进行研究,谁就会更快地成为教育工作的能手。”(四-670)在苏霍姆林斯基看来,引导进行真正的教育研究,能使教师从单调乏味的苦差中解放出来,能使教育工作给教师带来欢乐,也能加速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但是,在我们的教育现实中,教育科研工作却变了味,走形式、假研究、充材料的现象在教育科研中数见不鲜。具体表现在:

    1、假教育科研。实验课题是教师教育科研工作的主要载体,但目前的教研课题呈泛滥趋势,有各级教科所、教科室和教研室的教育科研条线课题,有各级教育学刊和学会的课题,还有电教部门的课题等等。教育科研虚假之风盛行校园,为了谋求教育成绩和知名度,能使教育科研课题获奖,学校校长不认真组织教师进行教学研究,让教师造假的实验过程材料,下载拼凑论文。某些课题管理者利欲熏心,不进行严格的管理,不认真审核,只要交足费用就能得奖。以上种种现象,不胜枚举,给实验课题的管理带来了严重的混乱,也使教师的成长流于形式。

    2、假教学改革。现在中小学校中,名目繁多的教育教学改革充满校园,但学校和教师在教学改革过程中,往往还是形式大于内容,或者盲目改革,或者换汤不换药。君不见,一说搞自主互助课堂教学改革,教师们就拉开课桌,让学生每小组围坐一圈;一说搞作文改革,就把作文本改成了活页作文;一说抓实验教学,就领着学生连夜突击做实验……当然,校长和老师们不忘的还是,准备一叠叠的过程材料,看似成果丰富,实则加重了师生负担,徒劳无获。

    3、假校本教研。现在各级各类学校都注重组织教师开展校本教研活动,传达上级教研会议与培训会精神,组织教师进行教材和教法研讨,研究实验课题开展,帮助青年教师成长。但在实际教研过程中,学校注重的还是教研形式,教师围坐一圈,拍几张照片,学校记下教研记录,教师人人编写教研体会,如此只是浪费了教师的时间和精力外,其它别无收获。

    4、假教学研究。不管是中老年教师,还是青年教师,按说人人都有教学研究的积极性,但学校要么不进行引导,让教师自己进行瞎研究;要么搞一刀切,不顾教师的个人兴趣爱好和实际,由学校组织进行统一的“教学研究”。如此下来,教师的积极性得不到提高,能力也得不到发展,除了乱编一些研究材料应付检查之外,教师素质并没有提高多少。

    那么,学校如何引导教师进行真正的教学研究?

    1、学校要力戒教育科研上的形式主义。学校校长要从引导教师进行真研究的目的出发,从关心爱护教师的成长出发,坚决杜绝教育研究的形式主义。一是校长要作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来引领学校。校长在制定学校计划时,要把教师专业发展放在重要位置,不要只追求成绩而要求教师作表面文章。在开展各项教育工作中,切实从促进教师成长的实际出发,帮助教师提高各种技能。二是校长要把教师从文牍主义中摆脱出来。苏霍姆林斯基在《帕夫雷什中学》中说过:“我们不容许使教师的独立工作变成写官样文章。尽可能少让教师拟计划、写提要,不让他做任何书面总结,这已成为我校工作常规。”(四-132下)看来,苏霍姆林斯基已经意识到教研的形式主义对教师的危害。三是引导教师要从自己的兴趣与爱好出发,选择自己的研究方式。教育科研不能包办代替,要尊重教师的个人需要,给教师一份充分发挥个人特长的天地。

    2、教师做教研有心人。教师要进行真研究,关键在于教师个人自己先必须做个教研有心人。首先教师要有坚定的教研信心。“只要行动,就会有收获”。教师要树立自我成长的信心,以名师为榜样,立即行动起来,积极投入到教育教学研究的实际工作中去。不断实践,用心工作,积极反思,及时总结,善于从平凡的工作中发现教育的规律,并提升为教育教学研究的课题。二是教师要明确自己的研究方向。有的人喜欢课堂改革,有的人喜欢写作,有的人喜欢做学生思想工作,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研究爱好,教师要结合自己的兴趣特长来确定好自己的研究方向和发展目标,扬长避短,努力提升自己的研究能力。三建立促进自己专业发展的平台。教师作教育研究,必须借助一定的平台,定期撰写教育随笔和读书笔记,建立教育博客,定期进行交流,共同发展,共同提高。

    3、教育研究要注重效果。教育科研的成果不是三两天就能获得的,需要教师耐下心来,摒弃杂念,潜心研究,不断积累,不断收获,注重提高,切忌只注重形式、忽视内涵发展的做法。主管部门和校长在考察教育科研的成果时,不仅要看有多少获奖证书,还要注重看教师素质真正提高了多少,学生能力提高了多少;不仅看他的教育科研材料,更要透过材料看到教育科研成果的实质,引导教师从事真正的教育科研工作。

   保护教师成长积极性,减轻教师过重负担,注重研究实效,应当成为当前校长和主管部门必须遵循的教育规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