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新兴技术助力可持续发展
(2025-11-10 12:00:00)| 分类: 军事与科技 |
世界经济论坛报告:十大新兴技术助力可持续发展
2025-10-22
世界经济论坛网站刊登《承压的地球:值得关注的十大新兴技术解决方案》:
这条消息触目惊心:“地球的生命体征亮起红灯”。
这一结论源自德国气候影响研究所。
地球边界是指保证大自然系统正常运行的临界值。目前突破临界值的不是一个,而是七个。
最严重的四个是气候变化、生物圈完整性、营养物循环以及人造材料干扰自然过程的程度。土地系统、淡水与海洋的变化这三个紧随其后。
这些临界点可能导致不可逆转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永久性破坏经济发展所依赖的基础。
世界经济论发布《10项有利于行星健康的新兴技术解决方案》。
1.精准发酵
我们超过三分之一的蛋白质摄入量来自动物。传统畜牧业利用土地来放牧和种植饲料作物,增加了用水量,因使用化肥而导致营养物污染,并增加了温室气体排放。
精准发酵技术利用经过工程改造的微生物,无需畜牧业即可生产出动物等同蛋白。
2.生产绿氨
制造氨需要消耗大量能源,尤其是化石燃料,释放大量温室气体。
用可再生能源或核能生产绿氢,再转化为绿氨。加上经过生物工程改造的细菌来促进转化。除了降低碳排放,还为氨开辟了新的用途。
3.食物垃圾回收
垃圾进入填埋场,产生大量碳排放。如今,自动化和人工智能技术能分离食物垃圾与其他垃圾,食物垃圾的转化价值很高。不仅降低了碳排放,还加强了食物循环体系。
4.甲烷捕集与利用
甲烷的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80倍。因此,捕集甲烷,与封存二氧化碳同等重要。
甲烷常被转化为电能、热能与可再生天然气。新技术能把甲烷转化为绿色的甲醇、氢气、肥料或者固体碳(“炭黑”)等。炭黑是制造轮胎、电池、涂层的重要原料。
5.绿色混凝土
混凝土是全球主要的建筑材料。然而,其生产排放二氧化碳,更导致沙子、石灰石和碎石加速枯竭。
新型绿色混凝土技术利用工业副产品或回收建筑废料来获取黏合剂,减少了碳排放和资源需求量。
6.双向充电技术
充电电池传统上是单向的。
双向充电技术使电流可以双向流动,新型逆变器与智能电网允许用电设备在用电高峰时段共享储能,把电动汽车等设备转变为家庭、房屋和电网的潜在电源,与可再生能源形成互补。
7.地球观测技术
新观测技术正彻底改变我们追踪环境变化的方式。通过卫星、无人机和地面传感器实时获得高分辨率图像,结合人工智能技术,能够监测温室气体、土壤、森林、水位等关键指标,更快应对环境变动。
8.模块化地热能
地热能对土地和水资源的需求量极低。然而,地热发电占比不到1%。新型模块化系统无需特定地质条件即可发电,持续提供可再生热能和电力,与其他可再生能源互补。
9.再生式海水淡化
海水淡化能耗巨大。新型再生式海水淡化技术,能够从浓盐水中回收一些化学品,降低浓盐水的毒性。此类系统可以采用太阳能、风能、波浪能等可再生能源,保护了海洋生态系统。
10.土壤改善技术
全球超过三分之一的土壤已出现退化。技术融合方案可提高产量、降低碳排放、减少化肥使用和径流污染,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要在三个方面加大全球投入--
1.迫切需要淘汰化石燃料
2.必须开始规模化投资碳移除技术
3.最重要的举措,是对海洋进行可持续管理
前一篇:容斋随笔(宋)洪迈·卷第十六
后一篇:容斋续笔(宋)洪迈·卷第一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