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运动能健康活到100岁
(2025-11-03 12:00:00)| 分类: 军事与科技 |
英媒文章:怎样运动能健康活到100岁?
2025-10-17
英国《新科学家》周刊网站:《想要身体硬朗地活到100岁?需要做这些运动》
从未有百岁老人说过,“我的长寿秘诀是一直躺在沙发上”。但长寿人群也极少提及严苛的健身计划。百岁老人往往表示:一生都保持着规律的适度运动,比如散步、务农和园艺活动。
进化史给出答案
“不运动”绝非正确选项,充足的运动不仅能延长寿命,还能增加健康生活的时间。
多少运动量才足够。现代狩猎采集者的生活方式最接近我们的祖先,他们每天大约行走1.1万至2万步,同时完成“力量训练”。
这类人群患常见慢性病的概率较低,原因似乎在于活动会激活人体维护与修复机制。
运动存在“用进废退”的特性,越来越多研究者不再将运动视为“抗衰老”策略,而是将其作为逆转长期缺乏运动导致寿命缩短的方法,进而增加健康寿命。
多少运动量好呢?世卫组织的建议可作参考。成年人每周应至少进行150至30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或75至150分钟高强度运动(如跑步或山地骑行),另加每周至少两天的力量训练。65岁及以上人群需额外增加一次力量训练,并加入平衡与灵活性训练。
增肌不仅能降低患癌和中风的风险、提升脑力、高效燃脂,甚至可能比有氧运动更有益健康。
这些运动不必系统,无需一次性完成,分次锻炼的效果不亚于单次长时间的系统训练。
兼顾力量与平衡
从中年开始,每个人都应认真进行肌肉力量训练。30岁以后,人体肌肉量会逐渐减少,若不加以干预,会导致人行走及站立困难,并增加老年人跌倒及全因死亡风险。
握力减弱与寿命缩短存在关联。但这并非意味着需要刻意强化手部力量。握力实际上是整体肌肉力量的表征指标,因为它易于测量,且已证实与主要肌群(尤其是腿部)的力量水平相关。
从中年开始注重平衡训练也很有必要。2022年的一项研究显示,51至75岁人群中,无法单腿站立10秒的人,在未来10年内的死亡风险会增加一倍。
深蹲、平板支撑等自重训练是不错的入门选择,但有效延缓衰退,就必须增加负重或使用阻力带的方式逐步提升训练强度。
进行爆发力训练。身手敏捷者可尝试台阶跳跃,或在健身房以个人最大负重80%的重量进行快速腿举。因为,爆发力训练能增强快缩肌纤维,减少其在人体衰老过程中的流失。
任何时候开始运动都不晚。爆发力与力量训练甚至能帮助90多岁的体弱老人增肌,进而提升其独立站立和行走的能力。
有些变化是我们无法控制的。以最大心率为例,公式是220减去年龄,无论你运动多久,都无法改变这个事实。无论训练量多大,也会随年龄增长出现肌肉量减少、力量和心血管功能下降。
我们应致力于“尽可能推迟死亡时间,保持年轻状态直至生命终点”。
前一篇:容斋随笔(宋)洪迈·卷第九
后一篇:容斋随笔(宋)洪迈·卷第十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