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海拔最高智算中心“雅江1号”
(2025-11-01 12:00:00)| 分类: 军事与科技 |
全球海拔最高智算中心“雅江1号”:在世界屋脊构建“最强大脑”
2025-10/16 环球时报 作者:李迅典
我国数字技术创新突破,数据要素价值加快释放,推动数字中国建设取得显著成就。全球海拔最高、西藏首个大规模智算中心——“雅江1号”,位于西藏山南、雅鲁藏布江畔、海拔超过3600米,宣告西藏数字经济新时代的到来。
改变了西藏在全国算力版图中的地位
2025年6月18日,“雅江1号”的开服运营。是湖北省、武汉市援藏的“头号工程”,从受邀考察,到正式开服,仅用了14个月。
彻底改变了西藏在全国算力版图中的地位。该项目已纳入西藏自治区“算力珠峰”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一期算力规模达2000P的智算中心,成为名副其实的雪域“最强大脑”。
与平原地区相比的优势:西藏地区不仅水电、光伏、风电资源丰富,自然冷源也非常丰富,空气洁净度高,可以大幅度降低智算中心运行过程中的散热和制冷成本。“雅江1号”智算中心全年运行PUE(能源使用效率)值小于1.1,属于典型的高效节能、绿色智算中心。
作为全球首个3000米以上海拔的大型智算中心,‘雅江1号’更核心的使命是系统验证高原极端环境下大规模算力集群长期稳定运行的可行性,填补了我国《数据中心设计规范》在高海拔地区的标准空白,为全球极端环境下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探索出一条绿色、低碳、可持续的新路径。
开创性的“西训东用”模式
我国东部面临能源与算力资源紧张的双重压力。“雅江1号”开创性的“西训东用”运营模式,西训”充分利用西藏富集的清洁能源(水能、太阳能)和得天独厚的自然冷却条件,将需要消耗海量电力的AI模型“训练”环节放在能源充足、散热成本低的西部高原;“东用”是将训练成熟的智能模型,通过高效稳定的国家网络基础设施,输送至武汉、合肥、南京、上海等长江沿线城市的“推理”中心,满足低延迟响应的需求,就近服务于终端用户。
算力“黄金三角”好比人体,“西藏为‘脑’,承担高强度、高能耗的AI训练任务;长江沿线城市为‘四肢’,提供低延迟的推理服务,快速响应产业需求;数据如‘血液’,在东西部之间高效循环,持续赋能。
将赋能藏医药、高原农牧业等
“雅江1号”体现了“东数西算”工程的精髓,推动东西部协作从“资源互补”,跃升至更深层次的“智力共享”与产业协同。
湖北作为重要的技术输出方,依托武汉国家算力枢纽的产业和技术优势,为“雅江1号”提供了从规划设计、关键技术支撑到核心设备选型的全方位保障,并承担重要的人才培训任务。西藏丰富的清洁能源和独特的自然冷却条件,则为湖北乃至整个东部地区的算力基础设施提供了坚实的低碳支撑,有效缓解了东部能源压力,形成了“西部清洁能源保障算力生产,东部市场应用反哺技术人才的高效协同循环。
“雅江1号”还推行“引进来+传帮带”的人才本地化策略,将陆续与西藏当地高校达成深度合作,带动本地人才参与到智算中心系统运维工作中,加速实现核心技术团队的本地化培养。
项目还创新性地采用“飞地经济”模式,计划帮助西藏山南市在武汉建设数字产业协作园区,打造“研发在湖北、算力在西藏、服务在全国”的产业协作链条,真正形成“西藏算力-湖北应用-全国服务”的可持续产业生态。
西藏地区的水电资源将为智算中心乃至未来西藏更大规模的数字产业发展提供强大、稳定、绿色的能源保障;“雅江1号”作为前沿的数字基础设施,成为“东数西算”战略在青藏高原落下的核心支点,将清洁能源转化为高质量算力。
“雅江1号”将立足西藏,辐射全国,全方位服务于大模型训练推理、自动驾驶研发、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等前沿科技领域。未来,藏医药、高原特色农牧业、生态环保监测等西藏优势产业,都将成为“雅江1号”算力赋能的核心目标,它将助力这些传统资源实现价值的数字化倍增。
前一篇:容斋随笔(宋)洪迈·卷第七
后一篇:容斋随笔(宋)洪迈·卷第八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