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柳理:AI桃花源记

(2025-10-11 12:00:00)
分类: 军事与科技
柳理:AI桃花源记
2025年09月30日

【编者按】本文首发于“余世存”公众号,系凤凰网国学频道创始主编、华人国学大典总撰稿柳理在第五届湖湘教师阅读与写作训练营现场分享的Ai共创案例。从文言文写作,或可一窥Ai应用在未来学习生活中的潜力。

柳理:AI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有码农为业。伏案屏前,目眩神疲,忽忆少时山野之趣,遂弃键盘,负行囊,独入终南深谷。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竹林,夹岸百步,中无光纤,芳草沁心,竹叶簌簌。码农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峪。峪口藤蔓垂蔽,似有清风透隙。拨蔓而入,初极晦暗,触石方行,数十步后,豁然洞开。但见:

土屋错落,炊烟袅袅。田畦井然,青秧覆陇。耒耜倚篱,纺车鸣檐。黄发垂髫,或耕或读,麻衣草履,不佩一机。

居人见码农,惊如天外来客。一皓首翁拄杖前揖,问所从来。码农具陈外世光景:万物皆联云端,视听赖于方屏,言谈寄于虚影,喜怒困于算法。语未竟,童子忽指其囊中手机呼:“此必‘噬魂匣’也!”众皆色变,翁遽止之曰:“此物触吾禁律,请速封之!”码农惭,纳匣入囊,以布裹缠。

翁邀还家,陶釜煮藜,石臼舂粟。席间叹曰:“吾族本中原世家,百年前‘智械之乱’,机械反噬人类,举城如陷铁狱。先祖率遗民遁此绝壑,焚芯片于渊,埋电缆于壑,誓以血肉之躯守天然之道。”言罢,指崖壁朱砂铭文示曰:“宁守拙而死,不逐幻而生”。码农问今何世,翁摇首:“自断网之日,岁序已冥。但知春耕秋藏,寒炉暑扇,何须晓外间兴替?”

居数日,码农见其人:晨起观星辨时,暮至燃松照牖。算术以蓍草推演,传讯以竹简刻痕。童子嬉于溪涧,壮者耘于南冈,老妪织麻时诵《击壤》之歌。码农惑曰:“无网无电,焉能度日?”翁大笑:“昔人求智而丧心,今吾守愚以全性!”

辞去时,翁殷嘱:“万勿泄此地于外!恐‘智械猎犬’循迹而至。”码农唯唯。及出峪,反顾欲再记其径,却见藤蔓弥合如初,唯闻谷中遥呼:“虚电易逝,真水长存——君其悟哉!”

归城后,码农神痴数月。终携手机至最高楼顶,掷之于喧嚣车流。太守闻其异,遣无人机组网搜山,红外遍扫终南,但见竹海苍茫,热源踪灭。时有极客刘子骥,自诩“元宇宙拓荒者”,悬赏亿万求其坐标,未果,呕血猝于操控台前。

后遂无问“离线区”者。


创作解析

1.空间重构

以竹林代桃林:竹中空有节,喻“虚怀拒塞”;竹涛如海,屏障电磁。

入口“藤蔓垂蔽”:自然之物覆科技裂痕,呼应陶渊明“初极狭,才通人”的阈限隐喻。

2.反科技信仰

禁律具象化:手机称“噬魂匣”,呼应《桃花源记》“不足为外人道”的禁忌,但态度更显主动防御。

技术替代方案:蓍草算卦、竹简传书,是对算法与数据的彻底弃绝,暗合道家“绝圣弃智”。

3.桃源人态度巨变

警惕性升级:童子直指手机为祸物,村民“色变”,与原文“设酒杀鸡”的淳朴款待形成张力,映射现代人对科技渗透的集体焦虑。

主动驱逐意识:翁言“宁守拙而死”,赋予避世以哲学抗争性,超越陶渊明笔下被动封闭的桃源。

4.再寻失败的新隐喻

藤蔓自愈:自然系统对科技探查的免疫,反讽AI依赖“热源扫描”的认知局限。

刘子骥之死:极客呕血于操控台,喻数字殖民者的终极溃败——当算力穷尽仍不可得,“元宇宙”即成虚妄坟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