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之争
(2025-08-20 12:00:00)分类: 艺术 |
“死亡”之争
2025-08-06 (文/张熠柠)
8月1日,也就是暂缓所谓“对等关税”的最后期限这一天,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将两艘核潜艇重新部署至“适当区域”。此前,他与俄罗斯前总统梅德韦杰夫爆发了一场关于“死亡”这个词的争吵。
事情还要从7月29日说起,特朗普“限令”俄罗斯十天内必须与乌克兰达成停火协议,否则俄罗斯连同购买俄罗斯石油的国家都要面临美国关税。一天后,他宣布对印度加征25%的关税。理由一方面是印度“在所有国家中制造非货币贸易壁垒最起劲、最可恶”,另一方面它“是俄罗斯的最大能源买主”“大多数军事设备也从俄罗斯购买”。到7月31日,意犹未尽的特朗普在“真实社交”网站发帖说:“我不在乎印度和俄罗斯在一起干什么。它们可以一起拖垮它们死气沉沉的经济,我才不在乎。”
“死亡”嘲讽伤害性不大,侮辱性极强。英国《金融时报》等媒体直接以《特朗普炮轰印度和俄罗斯‘经济死气沉沉’》作为报道标题。
就在印度国内就经济是否“死气沉沉”争吵之际,梅德韦杰夫则在“电报”网站隔空回怼:“说起印度和俄罗斯‘死气沉沉的经济’,以及‘走进危险领域’,或许他应该回想下他最喜欢的电影《行尸走肉》,也别忘了甚至不存在的所谓‘死亡之手’能有多危险。”
能让特朗普从“不在乎”到重新部署两艘核潜艇,“死亡之手”到底为何物?
美国军队信息网2022年曾发文解释说,它是苏联建造的“核末日装置”,正式名为“周长”核武器控制系统。该系统能确保苏联在受到美国先发制人的核打击后,即使全军覆没也会发射己方所有核武器作为报复。由于它可以在没有人类指令的情况下启动,也被西方称作“死亡之手”。据称,“死亡之手”核武器控制系统于1985年上线,至今仍可使用。但该系统并未得到苏联以及俄罗斯官方的证实,这也是梅德韦杰夫说它“甚至不存在”的原因。
从嘲讽“经济死气沉沉”到受到“死亡之手”的隐含威胁,再到“最后期限”同日出动核潜艇,这一周的“死亡”进程恰恰印证了特朗普所说:“话语很重要,往往能引发意想不到的后果。”但愿他自己能记住。
前一篇:《七修类稿》·事物类·卷七
后一篇:《七修类稿》·事物类·卷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