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可·波罗游记》·第一卷·3
(2025-09-07 00:00:00)分类: 历史 |
巴格达的沦陷
据说,这里有一个哈里发所积聚的财富比从前任何一个统治者的财富都要多,但是他却因此而悲惨地死去。当鞑靼人的君主开始扩张他们的领土时,他们共有四个兄弟,长兄蒙哥已经登上了王位。他们虽然已经征服了契丹国和不少地区,但仍然雄心勃勃,想要继续扩充他们的版图,于是他们制定了一个征服世界的计划,企图重新瓜分世界。他们怀着这个目的,一致决定,一人东征,一人南伐,其余两人进兵剩余地区。
南征的统帅由旭烈兀担任,他集合大军,向南挺进,征服了他所经过的所有王国和地区,并于一二五三年向巴格达城开始了进攻。但是旭烈兀担心此城城墙高大坚固,城内人口众多,防守顽强,不易强攻,因此,想出了一个诱敌之计。旭烈兀的军队除步兵外,尚有十万骑兵。他命令一支队伍埋伏在巴格达城的附近,另一支队伍隐蔽在巴格达另一边的密林里,偃旗息鼓不让敌人发现,自己则率领第三支队伍勇敢前进,直抵城门。哈里发看见鞑靼人兵力很少,不免轻敌,并且加上他深信穆罕默德通常使用的突然呐喊法的效力,以为可以全歼敌人,因此带着卫队突出城外,冲向敌军。旭烈兀一见敌人出城,便佯装败退,直到敌军进入埋伏圈,然后他突然回师迎战。同时另外两支队伍也从两侧包抄,将哈里发的军队团团围住,截断了他的归路。于是哈里发被活捉了,巴格达城也投降了。旭烈兀进城后,发现一个阁楼内储满了黄金,不禁大吃一惊,立即下令将哈里发押来,严厉斥责他的贪婪卑鄙,不懂得利用这些财宝组织军队,守卫自己的都城,抵御久已威胁着的强敌的侵犯。因此下令将哈里发锁在这个阁楼中,断绝一切饮食供应。于是哈里发在他的庞大财富面前,悲惨地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巴格达的哈里发阴谋杀尽国内的基督教徒
这个哈里发还非常厌恶基督教教徒。我认为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在此替他的忠实信徒所受的冤屈进行复仇是完全正当的。他从一二二五年继位以来,时时刻刻想使住在他境内的所有居民改奉伊斯兰教。假如这个要求遭到拒绝,他就一定会找种种借口置不服从者于死地。哈里发怀着这个可耻的目的,召集他的谋臣亲信商议。他们发现福音书中有这么一段话:“如果你们的信心有芥菜子那样大,你们应当对这座山说,从这里移到那里去吧。山就会立即移走。”哈里发有了这个发现后,喜不自禁,因为他相信这完全是不可能的事。于是他下令集合所有居住在巴格达的聂斯脱利教派和雅各教派的基督教徒。他们的人数很多。
哈里发对他们提出了一个问题,问他们是否相信福音书上所说的一切都是真实的。基督教徒回答道:“那是真的。”于是哈里发说:“这既然是真的,那么让我们来看看,你们中间有谁愿意证明自己的信心是真诚的,因为如果你们中间,找不出一个人对自己的主所具有的信心像芥菜子那么大,那么我就完全有理由把你们看作是一种邪恶的,没有信心的,放纵的人。我现在给你们十天的期限,你们必须凭借你们所崇拜的主的力量将面前这座大山移走。不然的话,你们就应接受我们的先知的法规。这样在每一个场合,都将会得到真主的保佑。否则,就等着接受最残酷的刑罚吧!”
基督教徒因为哈里发的话惊恐万状
巴格达的基督徒们,素来知道这个哈里发性情残暴,冷酷无情,并时刻怀着夺取他们财产的企图。现在听了他的这些话,不禁为自己的生命安危而担忧起来。不过,他们又十分信仰自己的圣主耶稣基督,认为他一定会拯救他们,使他们化险为夷。于是基督徒们召开会议,商讨应采取的对策。可是,除了祈求上帝保佑、施恩帮助他们外,别无他法。
为了得到上帝的恩惠,巴格达的基督徒们,不论男女老幼都日夜跪在地上,泪流满面,祈祷上天保佑,除此之外不做任何别的事情。经过这样八天的祈祷,终于得到了上帝的启示。一个主教——教徒们的生活楷模——在梦中受神的指示,让他去寻找一个补鞋匠,但他的姓名却不得而知,只说是一只眼睛的人。如果找到此人,就可以依靠神的恩惠,并将大山移走。
独眼补鞋匠替基督教徒祈祷
他们终于找到了这个补鞋匠,将神的启示告诉了他。但是,补鞋匠却表示自己不配做这样的事情,他的道德品质不足以获得如此浩荡的神恩。不过他最后被那些吓坏了的可怜的基督教徒们苦苦哀求所打动,终于答应他们向神祈祷。大家应当知道这个补鞋匠是一个道德高尚、心地纯洁、热爱宗教的人。他虔诚地信仰上帝,定期参加弥撒和其它祭神的典礼。他又乐善好施,严格地遵守斋戒等教规。
有一次,一位漂亮的少女来到他的店中,要求补一双鞋。当她伸出自己的脚,无意中暴露了一部分玉腿,它的美丽引起了补鞋匠的一丝邪念。不过,他马上想起了福音书上的一段话:“当你的眼睛犯了罪,应当将它剜下抛去。因为,一个人独眼进天国比两眼齐全而被投入地狱,受火的煎熬要好得多。”于是他马上拿起工具将自己的右眼剜出。你可以从这个行动来判断他的信仰是多么的坚贞不渝。
规定的期限终于到了,基督徒们很早就做完了弥撒。然后他们庄严地向那座山脚的平原前进,十字架被摆在队伍前面做前导。哈里发认为这只不过是基督徒们虚张声势,是一种无谓的繁文褥节。他也同样带着许多卫队来到现场,为的是一旦基督徒们移山失败,就立刻加以屠戮。
后一篇:谁是孔门最可爱的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