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巨头押注人工智能代理
(2025-07-01 12:00:00)分类: 军事与科技 |
德媒:科技巨头押注人工智能代理
2025-06-19
德国《法兰克福汇报》网站5月14日发表尼娜·穆勒的文章《人工智能代理是新常态》:
OpenAI、谷歌和微软都押注人工智能代理。就连老公司也在将代理式人工智能整合到其产品中。一股新主流已经确立。
预订航班、规划会议、制定营销战略——人工智能代理被誉为自动化的救星。
与聊天机器人不同,它们无需为每项任务接收新指令,而是可以独立决策并完成任务。
这项新技术被认为对现有商业模式以及劳动力市场都具有颠覆性:如果工作由数字代理完成,那人类还能做些什么?
人类将成为分配和监督任务的协调者。有的老公司认为生成式人工智能“炒作过头了”,但人工智能代理却不同。
上周,赛仕举办了自己的创新大会。并将自己视为一家人工智能公司。不过这里多指主要使用量化方法的“经典人工智能”,而非大语言模型。赛仕拿出了自己的智能助手Copilot、数字孪生、合成数据生成、量子人工智能应用,当然还包括人工智能代理。
在赛仕之外,围绕人工智能代理在飞快加速:(OpenAI)推出的“操作员”智能体引起了轰动。它是能独立订票并填写表格的浏览器代理,未来将成为聊天生成预训练转换器付费服务的一部分;OpenAI推出的“深度研究”系统,是一项集成到ChatGPT中的功能,可以自动完成需要数小时的互联网研究,浓缩为几分钟;谷歌披露了阿丝特拉项目和“水手”项目,承诺可在开放网络中执行完整任务链的代理;微软宣布其“语义内核”代理框架,还将推出用于多代理工作流的“协调器”智能体;“数据砖”公司开放了其“莫赛克”人工智能代理框架……
像赛仕这样谨慎的公司也押注人工智能代理,这应该引起注意。赛仕开发的软件可以让这项技术更好地惠及来自高风险行业的客户。
人工智能代理能将现有流程和新流程整合为自动化工作流程。听起来没有OpenAI的人工智能代理那么神秘。但对于赛仕的客户来说,从银行到保险公司和政府,都在使用该软件,而不是“仅仅”把它用作旅行规划。
无论赛仕公司如何创新,其核心仍然坚持“经典”人工智能的旧模式,并对其加以改进。
赛仕公司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认为生成式人工智能“被炒作过头了”,更倾向于使用久经考验的经典人工智能方法进行数据分析。赛仕的尝试传递了一个信号:当注重“安全第一”的先驱也在为人工智能代理开放平台时,新常态已经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