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揭穿了特朗普的虚张声势
(2025-05-23 12:00:00)分类: 国际 |
大西洋月刊:中国揭穿了特朗普的虚张声势
2025年05月13日
美国《大西洋月刊》5月12日:《中国揭穿了特朗普的虚张声势》,文章认为,特朗普对中国停止贸易战,对任何被特朗普威胁的对象来说都是一个教训。
在4月2日特朗普宣布关税战之后,大多数国家接受了谈判的建议,却发现与一位不懂贸易运作的总统达成协议非常困难。中国采取了反制措施,特朗普随后将美国对中国的关税提高至145%。
然而特朗普坚持了一个月就退缩了。中美在5月12日宣布互降关税,财政部长贝森特宣布:“双方都不希望脱钩。”仿佛整件事都是一场巨大的误会。仿佛一切的目的都是与中国更好地相处。
从贸易角度看这毫无逻辑可言,但极具象征意义。特朗普正在扮演总统版的老板,就像他在《学徒》中那样,坐在豪华的皮椅上,对战战兢兢的乞求者分发正义。
特朗普威胁征服加拿大、格陵兰岛和巴拿马,以及单方面重新命名墨西哥湾,这些举动并没有取得任何实际成果。这些策略似乎是为了树立特朗普作为“老板”的形象,对脆弱的目标施展权力。
特朗普最早针对的是墨西哥。特朗普会用“墙又高了10英尺”来回应任何反抗,这常常让他的支持者欢呼雀跃。没人相信特朗普真的打算把墙加高。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表明特朗普才是真正的主宰者,任何试图反抗他的人都会受到惩罚。
有一个相当清晰的模式:尽管特朗普要求目标屈服,但真这样做只会让他们遭受更多的羞辱和伤害。
最近的几个案例:哥伦比亚大学同意了特朗普政府的挑衅性要求,但特朗普政府却反悔,提出更多要求;强大的制药业游说团体决定不反对小罗伯特·F·肯尼迪,小肯尼迪不仅没有放弃极端立场,政府还削减科研经费、采取措施实施有限的价格管制,升级了对制药业的战争;哈佛大学抵制了特朗普的一系列要求,政府声称其威胁哈佛的信件是误发,并抱怨哈佛的行为不合理,将矛头指向哈佛的免税地位,事态升级,但他在法庭上胜诉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而且违抗法庭命令也无法迫使哈佛缴纳其没有在法律上欠缴的税款;加拿大人选举马克·卡尼为总理,卡尼坚称自己的国家永远不会被收购或吞并,特朗普的回应却是在白宫和他进行了友好会面,似乎接受了卡尼的拒绝。
这些谈判中真正复杂的因素在于,“赢”特朗普往往是不可能的,因为这种关系本身就是双输的。特朗普似乎无法意识到合作共赢的可能性。他会将一种富有成效的关系转变为一种剥削关系,给双方都带来损失。特朗普的保护主义本能在全球范围内传播痛苦,却没有带来任何好处。他对本国企业和公民社会的勒索也同样损害了一些美国最受推崇的创新源泉。除了扩张特朗普自身的权力,没有带来任何好处。
特朗普是个典型的恶霸,渴望臣服,害怕冲突。他的狂热支持者希望他成为教父,但他更像科幻电影中的反派,是个恶霸,性格傲慢、暴力且恃强凌弱。
反抗特朗普并不意味着你会赢,但屈服就注定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