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美国不发钱后,BBC开始狂吹中国

(2025-02-25 12:00:00)
分类: 国际
美国不发钱后,BBC开始狂吹中国
2025年02月09日 远方青木

马斯克关闭了美国国际开发署,砍掉了1万多雇员和每年500多亿美元的经费支出。

这导致BBC跳反,开始狂吹中国。

这500多亿美元是给各方面的好处费,比如出钱让塔利班变性,但很难衡量花费的到底有没有意义,而且全部无从查账。

全球关于中国的“非盈利”组织,全靠美国养着,一旦美国不出钱就直接濒临灭绝。

不能说这500多亿美元都浪费了,但对美国的意义值得商榷,恶心对手并不能带来自身强大。

最关键的是难以查账。

欧美很多媒体都从中拿很多钱。

账本上显示:发一篇文章的付费用最低7万美元,最高100万美元,无法评估这笔费用到底是不是“值得的”。

账单上最贵的一篇文章是打给美联社的,给了1950万美元的稿费。

英国BBC每年可获得累计几千万美元。

马斯克掐断这笔钱后,BBC的年收入就会少几千万美元。

2月3日马斯克掐断了资金来源后,BBC愤怒了,加班加点搞制作,几天之内就推出了纪录片《中国制造2025》。

把中国吹上了天,全篇都是溢美之辞。详细描绘中国无人机的先进之处,没有任何缺点和不足。狂吹中国的比亚迪和宁德时代,吹中国的光伏到底有多牛。聊中国的Deepseek有多先进。还说中国AI公司取得的专利已经遥遥领先于全球。放中国各个大城市的镜头,净捡好的,还在猛夸中国的科技优势。这部纪录片,BBC只提了一处缺点:芯片制作的短板。

BBC得出结论,《中国制造2025》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把原因归结于“政府的耐心与长期规划”。中国做到了,其他条件差不多甚至更好的国家做不到,这一定是体制问题。BBC给出的结论是:中国的制度牛。

BBC做这部视频,不是因为收钱了,而是因为没收到钱。BBC的立场突然变得超红,无脑狂吹中国。这一切都发生在500亿美元预算被砍掉了几天之内。

就在1个月前,BBC的结论还是中国不行,中国要完。如今,BBC变色转红,英国的《金融时报》也红了,口风基调变成了中国牛,美国要完。

这就是所谓的客观中立权威媒体。

多年来BBC对中国的报道都只选缺点,而且特别喜欢撒谎造谣,是新疆棉事件的主要鼓吹手。BBC享受了中国制裁的顶格待遇。被制裁当天,BBC就发了一份全球声明:“BBC是全球最受信任的新闻机构,我们公正公平地报道全球事件,没有任何畏惧或讨好。”

但马斯克掐断500亿美元后,BBC立场大改,从极端反华变成极端亲华。这几千万美元,受益的有30个国家的6200名记者、707个新闻机构和279个媒体民间社会组织。

马斯克的这种做事风格:我活不活无所谓,但你们都必须得死。常年收钱报道反华信息,一旦这个钱不给了会有什么后果?

中国有个寓言,说一个爱清静的老人,自家附近老是有一群孩子跑来吵闹,为了赶走这些小孩,老人把孩子们都喊过来,说自己很喜欢他们在自己家附近玩,希望他们每天都来玩,只要来玩就给奖励,并真的给了奖励而且持续了一段时间。随后老人说自己没钱了,但还是希望孩子们来玩。孩子们生气了,你不给钱,谁愿意来你这玩。于是这群吵闹的孩子就再也不来老人这里了。

这个道理放在那些反华的欧美媒体上是一样的。自发反华没问题,如果是收钱反华,收钱收习惯后,如果让它免费出新闻报道反华,那它就会觉得“亏了”,就不愿意干了。而且他们特别担心,如果被人看到了自己不收钱都愿意写反华文章,那以后谁还愿意为了出反华文章给自己打钱呢?倒是亲华的文章无所谓,反正写不写都没有人给钱。不过,BBC写亲华文章还有一个目的:给美国施压,倒逼美国给钱。这就是BBC狂吹中国的奇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