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AI关系须回答四大问题
(2025-02-03 12:00:00)分类: 军事与科技 |
人与AI关系须回答四大问题
2025-01-22
美国《福布斯》杂志网站1月1日发表科尼利亚·沃尔瑟的文章《2025年设计你与AI个人关系的4大问题——AI研究员同联合国等一起工作推动社会变革》,内容编译如下:
1.为何使用AI?
一个人早上为什么要起床?与之相同的动机也会指导人们对人工智能的使用。你是否在利用人工智能放大创造力,精简工作量,找到你此前不知道存在的机会?还是把人工智能当作一根认知拐杖,将你解决问题的技巧外包给它而非训练它?
为了在人生抱负和自动化之间取得平衡,你需要搞清楚:在哪些方面人工智能可以帮助你发展个人的独特潜力,而不是替代你?
2.当离线时我们是谁?
在一个日益被算法左右的世界里,坚守自己的核心身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重要。人工智能是一面镜子,反映你的偏好、习惯和偏见。这种反映准确吗?还是日复一日为图省事的半自主决策的结果?最重要的是,反映的真的是你吗?
知道你自己是谁:你的强项和弱点、你的原则和独特的个人癖好,能确保人工智能只是一个工具,而不是一个终点;人工智能不是创造者,而只是你个人意志的创造物。
3.AI能不能改善生活?
人工智能提供了巨大的机会。它可以帮助你将日常琐事自动化,为战略思维腾出时间。它可以发现数据中的规律,让杂乱的信息变得有意义,并为你撰写下一个商业建议的初稿。
走最轻松的路,越来越多地放权:这很诱人。但保持警惕是值得的!人工智能真正的附加价值在哪里,它的成本在哪里——不仅仅是能源消耗而已,还有你错失的伸展心智的机会是否大于获得的收益?识别这些领域将帮助你有效地整合人工智能,而不是过度使用。
4.不能用AI替代什么?
有些任务最好留下人工痕迹。在一个人工智能可以写诗、诊断疾病、模仿亲人声音的世界里,很容易一不小心就会让机器去处理一切。但真的应该让它们包办代替吗?
伦理困境和细微的情感,那些让人生变得深刻的瞬间,不可简化为算法。你会让人工智能去安慰一位悲伤的朋友吗?或者在你伤害了别人的时候让人工智能决定如何去道歉?
划定明确的边界:什么可以让人工智能代替,什么不可以,这样做是对抗人类退化风险的关键。从试着让人工智能去做,到最终完全依赖人工智能,这是一条很滑的下坡路。不小心地使用人工智能不仅会削弱我们自主决策和创造发明的能力,而且会损害我们的求知欲。
人们对上述4个问题的回答不断演变,人工智能也在不断演变。今天必不可少的感觉在明天可能显得微不足道,今天你认为不可能让人工智能替代的内容有一天也许会完全自动化。关键要坚持问、定期重温这4个问题,确保你的选择与你的价值观、愿望和自我意识保持一致。
随着采用人工智能的速度加快,其影响也会加大。当你在设计自己与人工智能的私人关系时,要记住,你不仅仅是在使用今天的工具——你也正在塑造未来。
与人工智能打交道是在建立一种伙伴关系,要主动、充满好奇心地和小心翼翼地来呵护这一关系。像所有关系一样,这种关系也会面临挑战:失误、误解和偶尔的怀疑。但它也带来了非凡的可能性:放大你的创造力,提高你的专注力,打开你从未知道存在的未知之门。
在2025年的大幕徐徐拉开之际,花一点时间反思。深思熟虑地设计这一关系。记住:人工智能或许很强大,但它帮助你讲述的故事仍然由你来书写。
前一篇:智囊·闺智部·辽阳妇
后一篇:智囊·闺智部·木兰韩保宁黄善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