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刘群鸣
刘群鸣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0
  • 关注人气: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眼神交流,濒临失传的沟通艺术

(2025-01-20 12:00:00)
分类: 网络与民间
美媒:眼神交流,濒临失传的沟通艺术
2025-01-11

美国《时代》周刊网站2024年12月27日发表文章,题为《眼神交流:濒临失传的沟通艺术》,作者米夏埃尔·赫普纳,内容编译如下:

赫普纳是GK培训的首席执行官,也是《别支支吾吾:如何有效沟通以过上更好生活》的文章作者。赫普纳在这一领域工作了近20年,在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任教,并在世界各地指导了数千名专业人士。

如果这篇文章的标题吸引了你的目光,那么这是一个好的开端——它甚至可以帮助你反思自己目光通常关注的地方,以及不关注的地方。眼神交流,曾经是人与人之间联系的基石,在我们以屏幕为主导的生活中变得越来越少。哔哔声、警报和没完没了的数字干扰,已经把我们的目光从与他人对视转移到了电子屏幕上。

而且,不仅仅是成年人正在失去这项基本技能,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62%的教育工作者认为,与过去相比,现在的孩子更不善于进行和保持目光接触。这种下降反映了一种文化转变,即人们不再进行面对面交流,而这种交流方式对人类沟通和联系有着深远的影响。

电子屏幕给人们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方方面面带来了巨大变化,怎么说都不夸张。我们注意力的持续时间、对无聊的容忍度,以及对周围现实世界的好奇心,都被数字革命劫持了。

但设备只是围绕这一失落艺术的挑战之一。

如果我们能够做到暂时把手机放下,真心去与听众交流,那么下一个障碍是什么?那就是“目光接触”。这个短语将目光接触定义为一种静态对象,你要么“有”,要么“没有”。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描述:“他很会用眼神交流”或“他不会用眼神交流”。但这种观点过分简化了这一概念,将其简化为纯粹的有或没有,而不是将其视为一个需要意图和意识的动态互动过程。

目光接触不是一样东西,而是一种活动。它不是简单地“有”或“没有”的东西。事实上,一个人在任何时候都可能经历好的和糟糕的眼神交流。将其视为静态属性是一种简化,且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它将焦点转移到了说话的人身上,而不是交互本身。

因此,我建议将目光接触视为一种艺术形式。伟大的艺术家——无论他们采用何种媒介——都需要磨炼其对周围世界的敏感度,以便解读和揭示它。他们使用所有的感官来吸收信息,加深与环境的联系。同样,你的眼睛给你一个机会,让你与周围人更深入、更生动地联系在一起,让你注意到人类互动的微妙之处,丰富你的日常经历。

事情真的是那么简单吗?是的!眼神交流是认真而积极地试图解读对方的交流,并确保你的交流被对方所接受。

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当你完全放松并全神贯注于和一个具有吸引力的伙伴探讨激动人心的话题时,进行良好的眼神交流是很容易的。但当形势改变、自我意识抬头时,又该怎么办呢?

当你感到自我意识时,仅仅是努力把注意力集中在别人身上的心态转变可能还不够。在这些情况下,你需要从有效练习中汲取肌肉记忆。这揭示了阻碍人们开启强有力眼神交流的第三个罪魁祸首:不知道如何改善眼神交流。

在沟通培训公司当主管的这15年间,从总统候选人到高中新生,什么样的人我都指导过,我帮助过成千上万的人做更好的眼神交流——即使是在感到自我意识的时候——通过依靠自身认知的锻炼来释放积极的行为。

首先,可以试试我发明的一个有趣的练习,名叫“无声讲故事”。顾名思义,就是不出声地讲述一个故事。你可以把它想象成对口型:用口型表达,但不能发声。找一两个朋友,用你的眼睛、脸、手和身体来传达你的信息。目标是让听众不用耳朵也能完全理解故事。记住,这不是字谜游戏,你不是在表演词语。你要专注的是尽可能生动清晰地去表达。

密切关注听众的反应——扬起的眉毛,睁大的眼睛,或者点头——这些微妙的暗示表明他们是否在“倾听”。你会发现,当你需要在无声的帮助下衡量对方是否理解时,“良好的目光接触”会自然而然地出现。这个练习训练你以一种更深入、更有意识的方式观察别人的反应,并与他人交往,即使你并不熟悉这种方式。

第二个练习涉及一个球。开始的时候,找几个听众,练习一对一的讲话。首先与第一个人分享一个想法,在这个分享结束时,把球扔给他们。他们拿住球再传回给你。你接到球再看向下一个人,分享你的下一个想法,说完后把球传给这个人。

当你轮流和每个人说话时,你很快就会意识到为什么必须保持目光接触:你需要确保他们准备好接球。如果你没看向他们,他们可能会接不住球。这个简单练习训练你有意识地进行眼神交流,以判断听众是否准备好,从而加强交流中联系的重要性。

这些训练相当有效,因为它们会让你觉得眼神交流是件很自然甚至愉悦的事情,而非无聊的折磨。这些技巧可以帮助你挖掘出潜藏的技能,而不是只盯着眼神交流是“好”是“坏”。通过练习,你可以建立起自信、有意义的眼神交流的肌肉记忆,不需要做到多完美,只需要做就行了。所以,放下自我批评,拥抱交流提升的乐趣吧——只需一瞥便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