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给世人的10条劝勉忠告
(2024-09-09 12:00:00)分类: 历史 |
佛陀给世人的10条劝勉忠告:条条受用,你能听进去几句
2024年08月27日
佛陀在四十九年弘化的生涯里,讲说《华严经》二十一日;再说《阿含经》十二年、《方等经》八年、《般若经》二十二年、《法华经》和《涅槃经》共八年……佛陀说过无量数次,感化无量数人。以下10则佛陀的教化因缘及开示--
1.八风吹不动
利、衰、毁、誉、称、讥、苦、乐,谓之“八风”,八种顺逆之境,能让人心神不安。
何者为八?而不依止于利衰等事,不生忧喜称讥之音,而无欣戚毁誉二法,心不高下,于诸苦乐,不贪不厌,如是世法,不能破坏。
2.人之异于禽兽者,在于人类能知能觉
人能知能觉,能够反省改过,懂得惭愧忏悔。
何为二法?所谓有惭、有愧也。诸比丘!若无此二法,世间则不别有父有母,有兄有弟,有妻子知识、尊长大小,便当与猪、鸡、狗、牛、羊六畜之类而同一等。以其世间有此二法,拥护世间,则别有父母、兄弟、妻子、尊长、大小,亦不与六畜共同。
3.忍的力量胜过一切拳头刀枪
忍之为明,踰于日月。
龙象之力,可谓盛猛,比之于忍,万万不如一。
七宝之燿,凡俗所贵,然其招忧,以致灾患;忍之为宝,终始获安。
布施十方,虽有大福,福不如忍。
4.是非朝朝有,不听自然无
远离人我是非之道,不毁谤于人,亦不观是非,但自观身行,谛观正不正。
5.好逸恶劳是人的通病,唯“精进”是最好的良药
“精进报至”的故事--
昔有伎儿,作种种伎乐,从一富长者乞牛。长者了无与心,故语之言:“汝能如是勤作伎乐,昼夜不息,满一岁者,我当与汝牛。”
伎儿答言:“能。”复与主人:“能听不?”
长者亦言:“能。”于是伎儿闻是欢喜,一心作乐,三日三夜,未尝休懈。长者厌听已,即敕子弟牵牛与之。
【此喻行道作福者,不以劫数为远,精勤弥笃报至弥疾,不必皆经尔数劫也】
6.知足之法,即是富乐安隐之处
古人说:“养心莫善于寡欲。”又说:“知足常乐。”因此,世间上最富有的人,并不是拥有家财万贯的人。真正的富人,是知足的人。
知足之法,即是富乐安隐之处。知足之人,虽卧地上,犹为安乐;不知足者,虽处天堂,亦不称意。
不知足者,虽富而贫;知足之人,虽贫而富。
不知足者,常为五欲所牵,为知足者之所怜愍。
7.知恩报恩,是做人的根本
少恩加己,思欲大报;于己怨者,恒生善心。
8.重视孝道,因为孝道是人伦之始
佛陀开示阿难:出家在家,慈心孝顺,供养父母,计其功德,殊胜难量。所以者何?我自忆念过去世时,慈心孝顺,供养父母,乃至身肉济救父母危急之厄。以是功德,上为天帝,下为圣主,乃至成佛,三界特尊,皆由是福。
9.端正、威仪、安详、自在
端正姝好,这是人人梦寐以求的美事。所谓“端正”并不单指色相的华美俊彦,而是包含从内在自然流露出来的威仪、庄严、安详、自在。
所谓端正,非色如华,贪忌虚饰,言行有违;谓能舍恶,根源已断,慧而无恚,是谓端正。
10.世间最大的财富不是黄金、钻石,而是智慧、法财
宝物归无常,善法增智慧;世间物破坏,善法常坚固。若有顺法行,随人百千世;虽种种宝物,不能至后世。种种财宝物,则可强劫夺;王贼及水火,不能拔法财。
前一篇:智囊·明智部·虞集
后一篇:智囊·明智部·刘大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