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身智能
(2024-09-08 12:00:00)分类: 军事与科技 |
具身智能
2024-08-26 文/彭茜
“具身性”,一个听起来充满哲学色彩的词语,当它和智能结合在一起,又意味着什么呢?
在哲学和认知学范畴,具身性指的是认知、思维和心智等过程并非完全独立于身体,而是与身体的感觉运动系统以及身体在环境中的体验密切相关。
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的发展,人们不再满足于一个被困于数字空间的AI,也希望它获得知觉和感受,拥有物理实体,可以像人类一样自由行动,并与环境交互。
这便是具身智能——当下AI领域最火的研究方向之一,强调智能体通过与环境的交互和身体的感知运动来获取知识和发展智能。简单来说,就是具有身体体验的智能。
可以把传统的AI系统定义为“离身性的”或是“数字AI”。来看一看它们的构成:代码、算法和数据。由于无法与物理世界交互,“数字AI”存在诸多局限。设想一下,一个只存在于手机的AI虚拟助手,和一个可以感知情绪、察言观色、帮干家务的AI机器人,哪个现实功用更大呢?
没错,机器人就是具身智能最典型的体现。它结合包括摄像头、麦克风、触觉传感器等用于感知世界的传感阵列,有时还有像人类一样的灵巧手和可活动的关节。
具身智能的概念,最早可追溯到1950年,计算机科学家艾伦·图灵在论文《计算机器与智能》中,提出机器像人一样能和环境交互感知,自主规划、决策、行动,并具备执行能力,是AI的终极形态。
是什么让具身智能在70多年后加速走出实验室?放眼全球,特斯拉以及优必选和银河通用等企业纷纷在今年推出最新款人形机器人。飞速发展的多模态大模型赋予机器人更聪明的大脑,让其可以理解文字、图像、音频等多种信息,更真实感知周遭世界,更精准执行人类指令,再加上认知科学、材料学、物理学等相关学科的技术积累,具身智能的实现,可谓“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