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学者马凯硕谈中美关系
(2024-07-09 12:00:00)分类: 国际 |
新加坡知名学者马凯硕中美关系一席谈
2024年07月01日【文/观察者网 刘程辉】
美国认为大约还有十年时间来阻止中国成为世界领导者,因此无疑将利用这段时间加大对华施压,可是美国依然无法遏制中国。
中国从苏联解体中汲取了经验,与美国不能接受同级别竞争对手不同,中国并没有对抗美国等世界其他大国的野心,中国重视的是加强国内经济社会建设,并改善与周边国家关系。
美国应放弃遏制战略,与中国展开合作,共同创造一个足够容纳两个大国的世界。
美国人害怕:如果中国经济成了第一,一切都将改变
无论谁入主白宫,中美竞争步伐都预计会在未来十年加速。选举结果可能无法改变任何事,也可能改变一切。
从一方面看,尽管今天的美国是一个严重分裂的社会,美国人无法就任何事情达成一致,但他们唯一能达成共识的就是——是时候遏制中国了,无论谁当选下任总统,遏制中国的政策不会改变。
从另一方面看,如果特朗普获胜,他当然会继续对抗中国,但他可能走向极端,把一切变得更糟糕,所以需要为所有可能性做好准备。
小国必须意识到,当今世界正见证着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地缘政治竞争。
我从未见过具备今天中美这样规模和实力的国家正面交锋。它将震撼世界,并影响我们所有人。
基辛格说:美国所犯的最大战略错误,就是在缺乏战略的情况下发起了对华竞争。
虽然我们确信美国会以某种手段对抗中国,但目标并不明朗。
为了阻止中国经济发展吗?这不可能做到;为了像对待苏联那样成功地孤立和遏制中国吗?也不可能做到。
连最终目标都不明确,人们就会质疑:你发起了这场竞赛,但最终目标如何呢?怎么样才算胜利?正如人们所知,这从来都没有被阐明过。
美国政府对华已经采取的加征关税、禁售芯片等行动,都是为了以某种方式减缓中国经济增长。
在美国人看来,如果中国经济成为了第一,一切都将改变,美国一百多年来作为世界第一大国的特权地位也会发生变化。
美国有一个更明智的战略,与其企图遏制中国,不如努力与中国开展合作,共同创造一个足够容纳两个大国的世界。
这种战略对中美双方都有利,能够避免如今正在进行的具有相当破坏性的零和博弈。
在美国看来,它有大约十年的时间来阻止中国成为世界第一,毫无疑问,美国将利用这一时期加大对华施压。
中美面临的是一种多维度的复杂的竞争,同时在经济、军事、政治、软实力层面上展开
中国想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但中国人并没有美国人主宰世界的野心,不会试图像美国那样介入全球各种问题。
中国人知道美国的梦想是让中国成为“第二个解体的苏联”,因此中国意识到,要想生存下去,首要任务是必须拥有非常强大和充满活力的经济和社会,这就是中国大力发展教育和经济的原因。其次,中国主动出击对抗美国利用邻国遏华的政策,加强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经济关系,中国还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在世界各地兴建基础设施。
世界上的每个国家都说:这些基础设施很棒,我需要中国的高铁,我需要中国的公路。那么你还会加入遏制(中国)政策吗?不会。
中国有着长期的制造业发展战略。哪怕在五年或十年前,人们都认为中国不可能入局汽车竞争,但中国从零开始创建了电动汽车行业,如今令全世界所有汽车制造商感到震惊。随着世界变得越来越依赖中国,美国的选择受到了限制,这就是为何华盛顿存在非常强烈紧迫感的原因。
随着各方面相对实力的下降,西方应向全球南方国家释放更多的权力,各国共同参与全球治理。
西方可以学着与中国开展更多的合作,因为中国创建了许多有利于全球福祉的全球组织,比如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
西方另一个明智的选择是,鼓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与这些新兴机构合作,这样世界才会变得更加美好。
前一篇:智囊·上智部·宋太祖
后一篇:智囊·上智部·徐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