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也有情感
(2024-06-02 12:00:00)分类: 军事与科技 |
弗兰斯·德瓦尔:他告诉世人,动物也有情感
2024-05-23
英国《经济学人》周刊网站近日刊发题为《荷兰裔美国灵长类动物学家弗兰斯·德瓦尔告诉世界,动物也有感情》的文章,全文摘编如下:
阿纳姆伯格斯动物园的年轻雄性黑猩猩大打出手。它们四处奔跑,龇牙咧嘴,尖声嚎叫。有两只打得尤其激烈,直到一只明显获胜,另一只落败。最后,它们高居于同一棵树的不同树枝,彼此相距甚远。不一会儿,令人惊讶的场面出现了。一只黑猩猩向另一只黑猩猩伸出手,好像在说:“咱们和好吧。”随后,它们就摇荡着跳下来,在一处大树杈汇合,拥抱亲吻。
如果这个群体要团结起来并生存下去,和解是关键。然而,上世纪70年代中期,对灵长类动物的研究主要是记录暴力、侵略和自私等人类应该超越的“动物本能”。动物不具备情感和理性,可以做到既往不咎。
但那只伸出的手,使他决心向科学怀疑论者提供证据,大量数据证明人类感受的每种情绪,其他灵长类动物也都有感受。
几十年来,德瓦尔谨慎选择研究的物种:黑猩猩、倭黑猩猩和卷尾猴,力图让人们相信,它们更好的本能——利他主义、合作、维和——与暴力一样是它们与生俱来的本能,而且这也是“动物性”。
公平的概念是很好的例证。其他灵长类动物也要求平等对待和奖励:视频·两只卷尾猴关在相邻的笼子里,被要求完成同样任务--把石头递给一名研究人员。起初,两只猴子都得到一片黄瓜作为奖励。但后来有一只猴子得到葡萄作为奖励。被怠慢的猴子注意到了,表现出不安。这种情况再次发生时,猴子暴怒,把它那片黄瓜从笼子里扔出去,摇晃着铁条,拼命想抓住笼子外面装葡萄的碗。
一个群体中的老大绝不总是最大或最强的那个,而是最擅长谋划的那个。众议院议长纽特·金里奇宣称,所有新任的国会议员都应该读一读这本书。
除了合作,他还看到纯粹利他主义的例子:年龄太大、无法行走的雌性黑猩猩族长彭妮,在其他雌性黑猩猩帮助下越过围栏爬上一棵对,或者一群雄性黑猩猩给一位战败的勇士舔伤口。雄性黑猩猩在雌性黑猩猩不在时提供育儿服务。最令人感动是一只名叫库尼的雌性倭黑猩猩表现出的同情:它发现一只受伤的小鸟,就带着它爬到树的顶端,把它的翅膀打开鼓励它飞。
总结自己的研究,他把猿的地位提升了一点,把人的地位降低了一点。最高级的人类成就仍然还在,比如他喜欢弹的钢琴曲。更有趣的是,新冠管控结束时,人们亲密无间地待在一起,看着真实的面孔,彼此触摸——这是灵长类动物共有的天性。
前一篇:何陋轩记·王守仁〔明代〕
后一篇:太白楼赋·王守仁〔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