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时期影响成年后的心理健康
(2024-03-29 12:00:00)分类: 军事与科技 |
童年时期更快乐,成年后心理更健康
2024-03-15
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经济新闻网2月5日:《为何童年时期积极的人际关系会影响成年后的心理健康》,作者·费尔明·菲略伊
童年是一生中的特殊篇章,它会形成美好的回忆,为成年期奠定基础,尤其是在人际关系方面。儿童的日常生活看似简单,但早期的社会交往却具有不可忽视的现实意义,并影响他们的一生。童年时期与父母和其他成年人的积极关系同成年后更好的心理健康有关。
个人成长经历影响适应力
对于儿童来说,一个极其重要的适应力因素是与父母、看护者或其他成年人建立温暖、有教养的关系。拥有积极、忠诚的成人-儿童关系的孩子,在以后的生活中经历抑郁、焦虑和感知压力的可能性较小。”
美国博里夸学院青年研究项目是一项对三代家庭进行20多年追踪的纵向研究。该项目调查了约2000名波多黎各血统参与者的生活经历,其中约一半生活在波多黎各,另一半生活在纽约南布朗克斯。
童年不同阶段的不良经历,包括受虐待、被忽视和家庭暴力。与适应力相关的社会文化因素,例如社会关系。
与他人的积极关系是减少抑郁和焦虑等相关的关键因素。
适应力不能被简化为一个人与生俱来的个人属性。这是一个过程。为了参与这一过程,儿童和看护者需要通过其环境中的资源来培养牢固、积极的关系和有意义的体验。
消极情绪产生负面脑回路
童年经历的重要性及其对成年生活的影响:童年发生的事情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存储在记忆中,可能在多个意义上与成年人存储经历的方式不同。
童年记忆会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这些记忆有时间和地点、当时发生的细节,通常记忆犹新。另一方面,童年记忆与情感经历密切相关。
前额叶负责情绪控制和边缘系统的控制,而与记忆和情感相关的颞叶还会继续发育到成年。童年经历极大地影响了这些区域的发育,并影响认知和情感能力。
大脑可塑性,即大脑根据经验进行适应和改变的能力。在童年时期,大脑的可塑性很强,能够适应新的经历,并且会形成深深的烙印。积极而丰富的经历能够以健康的方式促进大脑的可塑性,而消极的经历、压力和被忽视则会产生相反的效果,产生负面影响,所形成的大脑回路给成年后埋下隐患。
童年时期的情感经历,与成年后建立情感反应模式有关。早期关系的质量、情感安全感、情感支持等都会影响今后一生的情绪调节。显然,这对于成年人情绪稳定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被虐待、忽视、遗弃和遭受创伤等不良经历会增加成年后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风险。
治愈情感创伤迈向新生活
在精神分析中,童年时期是积极和消极因素大量形成的阶段,我们有时会带着当时的冲突生活,直到成年后的很大岁数。
大部分行为都是在无意识中发展起来的。也就是说,如果有一个刺激,我们就做出快速的反应。它不通过意识,而是与那些刻在我们刚性记忆、我们的记忆‘硬盘’中的经历有关。这与童年阶段息息相关。
在某些情况下,我们在工作中与同事发生争执,而后者往往代表了我们童年时的一些经历,甚至与老板的争吵也常常与我们同父母的关系相关。所有童年经历都铭刻在我们的记忆里,我们需要关照自己内心中的孩童,将一些童年经历与我们投射到他人身上的不适关联起来。
综上所述,成年人身份的一些基础是在童年时期塑造的,童年是迈向更充实、更有意识的生活的第一步。
为了成为更好的人、更好的父母,必须懂得如何自我调节情绪,避免养育出无法接受哪怕是一丁点挫折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