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型储能进入大规模发展期

(2024-03-26 12:00:00)
分类: 军事与科技
新型储能进入大规模发展期
-2024-03/18人民日报 作者:吴月辉

近年来,我国新型储能进入大规模发展期。“十四五”以来,新增新型储能装机直接推动经济投资超过1000亿元。

2022年10月,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自主研发的全钒液流电池储能技术在大连市开花结果——大连全钒液流电池储能调峰电站一期工程并网发电。最多可储存40万度电,全部建成后,一次可储电80万度。

近年来,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的间歇性、波动性对电网影响越来越大。储能就像是“充电宝”,把风电、光伏等富余的电能储存起来,在用电高峰时放电。

储能是将能量以某种形式存储起来,在需要的时候再释放的一个过程。解决能量生产和需求在时间、空间以及强度上的不匹配。
储能分为传统储能和新型储能。传统储能如抽水蓄能,新型储能包括锂离子电池、液流电池、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等。相比传统储能,新型储能建设周期短、选址灵活、调节能力强、响应快速。

随着我国加快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新型储能技术多元发展、加快迭代,应用场景不断拓展,迎来快速发展黄金期。

截至2023年底,全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达3139万千瓦/6687万千瓦时,平均储能时长2.1小时。
2023年新增装机2260万千瓦/4870万千瓦时,较2022年底增260%。
2024年储能装机预计新增40吉瓦,储能将实现从商业化初期向规模化发展的实质性转变。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加快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和新型储能技术规模化应用。
我国《“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新型储能由商业化初期步入规模化发展阶段,具备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条件;到2030年,新型储能全面市场化发展。

在山东肥城,国际首套300兆瓦压缩空气储能示范项目已完成主体建设,正在进行系统集成和调试。建成后有望成为全球单机规模最大、性能最优的新型压缩空气储能电站。
在广东深圳,半固态电池储能示范项目正加速推进。该项目采用的磷酸铁锂固态储能电池的循环次数可达6000至1万次。
当前我国锂离子电池、压缩空气储能等技术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新型储能技术还将与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深度融合,实现更高效、更智能的能源储存和利用。

当前,除了锂离子电池、液流电池、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等技术相对成熟外,其他新型储能技术路线仍处于示范验证阶段。
储能行业具有高度价格敏感性,目前我国新型储能市场尚未形成稳定的收益模式,盈利水平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