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石墨烯芯片

(2024-03-20 12:00:00)
分类: 军事与科技
告别硅时代
石墨烯芯片如何重塑半导体
2024年03月08日

Sam Altman为了实现AGI,打算筹资7万亿美元,集合全世界半导体产业链的力量,建立一个全球性的“芯片帝国”!
7万亿美元,相当于美国GDP的1/4。
现在全球的半导体产业链的格局大致是这样的:
1.设计环节(Design):
- 美国:作为全球IC设计的主导者,拥有众多顶尖的芯片设计公司,如高通(Qualcomm)、英伟达(NVIDIA)、苹果(Apple)、AMD等。相当于设计环节的“将领”。
2.设备制造(Equipment):
- 美国、日本、荷兰:这些国家提供关键的半导体制造设备,如光刻机、刻蚀机等。它们是设备制造环节的“守关将领”。
3.材料供应(Materials):
日本和美国的企业如Shin-Etsu、Sumco、Dow Chemical等占据主导地位,提供硅片、光刻胶等关键材料,它们是材料供应环节的“守关将领”。
4.晶圆制造(Manufacturing):
- 台积电(TSMC)是全球最大的晶圆代工厂,占据超过60%的市场份额,是晶圆制造环节的“将领”。此外,三星(Samsung)也是这一环节的重要参与者。
5.封装测试(OSAT - Outsourced Semiconductor Assembly and Test):
- 中国大陆:长电科技(JCET)、华天科技(Hua Tian)等企业在封装测试领域具有较强的竞争力,是这一环节的“将领”。
除中国外,掌握着半导体命脉的企业和国家,大部分都是属于或偏向于西方阵营的。所以Sam Altman建立“芯片帝国”的计划,本质上仍是美国“芯片联盟”的一个翻版。

【1】石墨烯的突围

今年1月3日,天津大学与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合作,在碳化硅上首次用石墨烯合成一种功能半导体。其研究结果已经登上了《Nature》。
石墨烯成为一种半导体,这种开创性成就,可以让“摩尔定律”再续命数十年!
石墨烯半导体诞生前,想要让芯片更“快”,就得提高频率。这涉及到一个概念——电子迁移率。就是电子在半导体材料中移动的速度。
电子就像在赛道上奔跑的运动员,电子迁移率就是运动员在给定时间内能跑多远的能力。
电子迁移率高,电子跑得快,在同样的时间内能传递更多的信息,即数据处理速度更快。
在半导体中,还有一个叫空穴迁移率的东西。
硅材料,如果电子迁移率高出空穴迁移率太多,会导致电路的整体性能不均衡,影响响应速度和效率。
就像接力赛跑,A运动员(电子)跑得快,B运动员(空穴)跑得慢,交接棒时就会出问题。

所以,硅半导体中要掺入一些特定的原子,改变其电学性质,让电子迁移率“等一等”空穴迁移率。
硅的电子迁移率在1400 cm²/(V*s)左右,空穴迁移率则是450 cm²/(V*s)。这样的高低差是硅材料本身决定的,
掺杂优化很难突破一个固定的比例(大约是2到3:1)。
石墨烯的电子迁移率和空穴迁移率是相等的!可以将电子迁移率的速度发挥到极致。这为开发新一代高速、高效电子器件提供了巨大的潜力。

【2】带隙之困

这种特性将产生两大奇效,一个是“快”,再一个就是“省”。
电路的数据处理能力更强,电子设备的性能更高。
对于AI训练来说,石墨烯芯片可更快地完成训练。
另一大优势是运低功耗。
电子在晶体管中的运动速度越快,通过晶格缺陷、杂质或其他障碍物(散射源)时的时间就越短,电阻和能量损耗就越低。
石墨烯芯片在不显著增加能源消耗的情况下,计算能力大增,支持更复杂的AI模型。
但石墨烯芯片还有一个门槛需要跨越,就是带隙。
半导体材料有两个主要的能带:价带和导带。带隙就是价带顶部和导带底部之间的能量差距。
改变带隙的大小,可改变材料的导电性质。
半导体中的电流就像河流,带隙就是控制水流的闸门。
打开水闸,水流(电子)通过,半导体进入导电状态。反之则是截止状态。
可石墨烯没有带隙,其晶格是蜂窝状的结构,电子可以随意进出,人们很难控制它导电、截止。石墨烯只能成为导体,很难成为半导体。

【3】半导体新时代

既然石墨烯没有带隙,就让它从别的物质那里“借”来带隙。
这个被选中的物质,就是碳化硅(SiC)。
首先要让石墨烯“长”在碳化硅上。
研究人员采用了一种特殊的方法:准平衡退火。使石墨烯层的电子状态与SiC表面的电子状态发生耦合,在石墨烯中引入了带隙。
具有半导体性质的石墨烯就诞生了。
这技术一旦普及,就等于革了硅基半导体的命。
当前的硅基半导体,已经快走到头了。
晶体管尺寸接近原子级别,量子隧穿效应和热管理问题开始显现,限制了硅基晶体管的进一步缩小和性能提升。
石墨烯芯片,以一种更加高效和稳定的方式控制电子,从而在微观尺度上减少了量子隧穿效应的影响。
石墨烯半导体的高效散热能力让服务器几乎不需要额外的冷却系统。
因为石墨烯半导体的高电子迁移率,让数据处理速度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

【4】炒作or机遇?

现在就让石墨烯芯片一举战胜硅基芯片,技术成熟度和制备成本的拦路虎还挡在那里。
别的半导体材料(比如硅),像一块厚实的豆腐,有好多层原子。石墨烯就像保鲜膜,只有一层碳原子,这种结构在半导体材料中相当罕见。
只有当石墨烯的原子层仅有一层时,它的性能才最好。
所以,得想方设法,保证每一片都是单层的。
这就须要高精度的技术和工艺,比如特定的转移或生长技术。
凡与“精细”相关,成本都低不了。

就目前来说,制备石墨烯的主要途径是化学气相沉积(CVD)法,这种方式,制备昂贵,成品率低,难以量产。还有很艰难的攻关之路
另外,石墨烯的最终目标,也许并不是完全替代硅,而是创造出自己的一条路。就像碳化硅和氮化镓一样。
碳化硅(SiC)和氮化镓(GaN)这些材料,在特定的应用领域(如高频、高功率电子器件)中展现出了比硅更好的性能。提供硅难以企及的差异化优势。
而这些特异的领域之一,就包括人工智能。
石墨烯的高电子迁移率的特点,使其在在制造高速、低功耗的晶体管方面具有巨大优势。这正是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和云计算的关键“命门”。
在全球碳中和的背景下,能源转型已经成为了一种国家战略。
以国家力量推动技术转型的策略,在今天的人工智能方面,也同样适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