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思苦想为何会让人精疲力竭
(2024-03-12 12:00:00)分类: 军事与科技 |
英媒:冥思苦想为何会让人精疲力竭
2024-03-03
英国《新科学家》周刊网站2月19日《关于冥思苦想使人感到精疲力竭的不可思议的真相》:
我们只使用了10%的大脑,这一谬见太有吸引力了:只要学会让“沉睡”的90%大脑工作起来,就有可能成为天才。
在现实中,大脑中没有任何一部分是多余的,它总是处于工作状态,即使在睡着或并未思考时。
但这未必意味着,在你做白日梦时大脑消耗的能量与你全神贯注时消耗的一样。
我们都有过以下经历:在集中精力解决棘手问题后感到精神疲劳。努力思考的确感觉像是在辛苦工作……
事实真是如此吗?
大脑是个“饥饿”的器官,是人体中消耗能量最多的部分。它只占体重的2%左右,却消耗了我们放松时所消耗能量的约20%。
这些能量大都被用于维持神经元细胞膜的电位差
在神经元发出信号后,需要恢复这种不平衡状态,需要消耗大量能量。
大脑并未区分“辛苦”与轻松的工作。无论专注心算还是放飞思绪,大脑的代谢活动水平都惊人地恒定。做白日梦也会消耗神经能量。
大脑根据正在进行的脑力活动向不同区域分配资源,但存在一种权衡。
当一项在智力上具有挑战性的活动的需求增加时,你会看到负责这项活动的神经元的新陈代谢水平提高。
与此同时,大脑其他区域的新陈代谢水平相应地降低。
大脑中负责做白日梦的区域的能量消耗上升,需要全神贯注的区域的能量消耗就会减少。
努力思考的确会让大脑相关区域消耗更多能量,但大脑其他区域的耗能减少弥补了这一点。然而,其中涉及的能量微乎其微。
一项自控任务(比如尽可能长时间地把手放在冰水里)“会消耗1卡路里的葡萄糖”。尽管这是极少的能量,但大脑却不这么认为。它担心供需失衡。
如果大脑探测到葡萄糖(为大脑提供能量的糖)流失,它会认为这是坏事。这就是人在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后感觉精疲力竭的原因。
与精神疲劳有关的一种分子是腺苷,它是三磷酸腺苷(ATP)的分解产物。
当大脑耗尽ATP时,会产生腺苷,并向自己发出疲劳信号。
连续几小时努力思考,会导致一种名为谷氨酸的化合物在大脑前额叶皮层积聚。
谷氨酸浓度过高可能有害,大脑会产生精神疲劳的感觉,来警告。
但大脑总体上几乎甚至完全没有消耗额外的卡路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