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抵制,不如重新定义“搏命文化”
(2024-02-02 12:00:00)分类: 网络与民间 |
与其抵制,不如重新定义“搏命文化”
2024-01-18
美国《福布斯》双周刊网站《Z世代:与其抵制搏命文化,不如重新定义它》,作者是安德烈斯·帕伦西亚:Z世代(指在1995年至2009年间出生的人)明显抵触“搏命文化”,但不要完全放弃它,而要重新定义“搏命文化”:
“搏命”为自己
为了让别人看到而经常多付出,不是办法。如果在职业上既有贡献又有成长,就不会再被视为只会做事的人;你会成为能成事的人。能成事的人才能做大事。
“搏命”有规划
要确保投入的额外精力有利于成长,就需要规划。确定目标很重要,而规划出为此付出什么样的努力也很重要。有规划,即便是比较烦人的工作也有了更多的意义。
“搏命”有底线
有策略地设定边界。不仅包括想要成长的范围,还包括将要作出的牺牲或努力。所有人在受到激励时,都会具有超越自我的“超能力”。当创造性地投入工作时,可以减少大量休息时间。应认清自己的“超能力”是什么以及极限在哪里。
“搏命”有盟友
要培养自己的核心圈子,其中包括有相同价值观的同龄人和导师。知道其他成功的同龄人是如何完成工作的,以积极的方式塑造自己的心态。不要低估千禧一代(1981年至1996年间出生的人)和婴儿潮一代(1946年至1964年间出生的人)提供指导、建议和真正支持的意愿。
“搏命”要坚定
不气馁,把挑战和失败重新定义为通往你真正目标道路上的风,保持开放心态,根据知识和直觉进行调整。在通往伟大的道路上,信念的飞跃、失败和不确定性是正常和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