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步好棋,怎么就成了贬义词
(2024-01-27 12:00:00)分类: 个人与原创 |
马后炮,是个具有贬义的成语,与事后诸葛亮、贼去关门、亡羊补牢的意思差不多。
但是,会下中国象棋的人知道,马后炮是一步绝杀组合,很有威力,怎么会成了贬义词?
我想,原因大概有三:
第一,这个“马后炮”不是指绝杀的马后炮,而是指开局之法中的“当头炮,把马挑”。如果对方已经把马挑起来了,你再当头炮,此为马后之炮,失去了主动防御的意义,不是在谱好棋。
第二,如《野叟曝言》所言:“人已死了,在这里放那马后炮,可是迟了。
第三,绝杀步“马后炮”需要马与炮的完美组合,最少要两步才能实现。如果你只走了第一步,就被对方识破并加以防范,再把后面的炮架起来,也没有威力了。
这三种说法,哪一个更符合当初的本意,已经没有多少意义了。成语中有很多“不讲理”的东西,这就是约定俗成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