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生三问

(2023-12-14 12:00:00)
分类: 网络与民间
旅行中的“人生三问”
2023年12月05日 高明勇 | 政邦智库理事长

人到中年,“问题意识”越来越强,工作、生活都开始做减法,乃至除法。极简到最后,发现两个问题无法绕开,即中国向何处去,人为什么活着。就自己而言,前者体现在工作中,后者体现在生活中。

年轻时的“人生问题”为:我是谁?从哪来?到哪去?随着年岁增长,转化为:为什么活着?该怎么生活?该如何度厄?

这些问题不断积累、发酵,挥之不去。其实并没有标准答案,真正的价值永远在求解的路上。

诗和远方通过旅行来实现。旅行的意义本应是丰富自身、拥有全新的、更深刻的感受。

十年来我三次到访贵州,无意中豁然有悟。

01石棺悟道:人为什么活着?

王阳明已是贵州的一张“名片”。到阳明文化园凭吊,他的“心学”,让很多人走进内心,与自己对话。

儿时读王阳明的文字,充满思辨,似懂非懂,略显亲近;后来,又读过日本研究者冈田武彦的《王阳明大传:知行合一的心学智慧》,《王阳明纪行:探访王阳明遗迹之旅》,对“龙场悟道”充满想象:“龙场”什么样?王阳明在什么环境下悟道?环境与心灵关系怎样?

贵阳西北四十公里的修文县城内,阳明文化园巨大的石牌坊刻着“知行合一”,牌坊后可见王阳明的塑像。门口镌刻着“八大王门”的石柱分列两旁:右侧是浙中王门,南中王门,北方王门,台州王门。左侧是黔中王门,江右王门,楚中王门,粤闽王门。

阳明的亲传弟子逐渐形成“八大王门”的后学传承,贵州尤为特别,因他谪居于此,龙场悟道,“心学”也诞生于斯地。并且,他创办了“龙冈书院”,首开黔中书院讲学之风。

入阳明文化园,径直走向“阳明小洞天”。至洞口,两棵巨树,据传为阳明先生手植。洞口略阔,朝里行不过七八步,洞口收紧,光线黯淡,贴近墙壁有一半尺高平台,单人床大小,床头有一洞口,洞洞相连,为躲避野兽,保全性命。躬身入洞,空间狭小。王阳明当年的“龙场悟道”,究竟是什么环境“催化”的?

1508年,36岁的王阳明被贬谪贵州龙场,担任龙场驿驿丞。龙场在贵州西北万山丛棘中,蛇虺魍魉,蛊毒瘴疠……小环境如一口石棺,每晚睡在里面。夜幕降临,暮色四起,周边寂然,他缓缓躺进“墓椁”,以死为生,去格物致知,思考人生问题。他一定想到了很多:父亲的牵挂,自己的一事无成,随时可有性命之虞……

在中国的文化语境里,“棺材”是个独特的意象,有抬棺进谏、抬棺出征等。
“龙场悟道”,其实是“石棺悟道”,置之死地而后生,不知死,焉知生?
所谓“道”,就是“心即理,心外无物。”
心学,即人学。活着的意义,就是允执厥中,功不唐捐。

02敬畏仪式:人该怎么生活?

在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当地人尤其喜酒嗜酒,“酒”的背后,他们如何生活?

苗寨以酒待客相迎,“十二道拦路酒”,道道有说法,杯杯有讲究,辅以芒筒、芦筌、鼓舞曲入酒。饭桌上,对客人的最高礼节是“高山流水”。以酒待客、以歌抒情,不论认识与否,都会热情招呼,一家有客,全族款待,各邀至家,称为“串寨”。在苗寨的世界里,生活就是仪式,仪式就是生活。他们生活在仪式里,生活在真实里,生活在意义里。酒,不过是仪式的一种道具。
在城市,我们常说,给生活一点仪式感。其实,所谓的“仪式感”不过是一点点的形式感而已。
生活在仪式里,过得很认真,过得很讲究,过得很优雅,把柴米油盐过成诗酒花茶一样美好,是把日常细节当作盛大节日一样雕琢,仪式里蕴藏着代代相传的美学宗旨,和生生不息的生活动力。

03四渡赤水:人该如何度厄?

我第一次来贵州,从北京出发,直飞重庆,乘车去娄山关。在娄山关战场、遵义会议会址纪念馆考察,学习了解四渡赤水的背景与过程,然后在二郎摊、太平渡等渡口,重温四渡赤水的路线。提炼出危急关头如何科学决策,或者说如何突破一切不确定性因素,化被动为主动,也算是“真实世界的管理学”。
在历史上,贵州是红军长征时活动时间最长、活动范围最广的省份。四渡赤水是个经典案例:在不确定的环境下,积极主动地创造未来,永远比预测未来更为重要。
最大的确定就是不确定。一个“VUCA” (分别代表易变性、不确定性、复杂性、模糊性)时代已然来临,带来巨大冲击,失败,躺平、内卷、焦虑、迷茫、沉沦弥漫四处。
佛家讲“度一切苦厄”。如何度厄?著名作家梁衡说:“能工作时就工作,不能工作时就写作。二者皆不能,读书、积累、思索。”
决策智慧,不仅对机构、组织而言,对个人同样需要。四渡赤水的启发:读懂变局,把握定力,科学决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