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何时进化出语言
(2023-11-13 12:00:00)分类: 军事与科技 |
人类何时进化出语言?
2023-11-04
美国《发现》月刊网站《人类何时进化出语言?》,作者 埃夫丽·赫特:
地球上有7000多种语言。语言是如何开始的?人类最早是在什么时候进化出使用语言的能力?有各种观点和理论。
喉部下降理论
认为只有在解剖学意义上的现代智人,在进化了大约20万到30万年之后,语言才有可能出现。现代智人的喉头要比其祖先或现代非人类灵长类动物的喉头位置低。
这个喉头位置使得声道更长,从而有可能发出各种各样的语音,尤其其他灵长类动物发不出元音之间这种细微差别的声音。多年来,这是人们最普遍接受的观点。
然而在2019年,美国《科学进展》的一篇研究报告对这一理论提出质疑。研究人员发现猕猴具有支持口语的必要解剖结构,并且能够清晰地发出元音。所以,发出语言声音的能力最早可以追溯到2700万年前人类与“旧世界”猴子最后拥有共同祖先的那个时代。
神经系统变化
认为神经系统的变化可能是产生语言能力的驱动因素。这是2019年那篇论文的结论。猕猴不能说话的原因不是因为它们声道的解剖结构,而是因为它们没有必要的神经结构。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助理教授理查德·富特雷尔解释了为什么神经系统发育对口语很必要:“说话需要精细的动作控制,而且速度得快。”
这种高速控制由运动皮层和声道间更直接的联系提供。神经元就像电话线杆,从大脑向身体的其他部位发送信号。如果信号在控制你的口腔之前必须经过很多次跳跃,那么它就会太慢,无法达到很高的精度。似乎有一条特殊的快速通道可以控制人类的发声器官,使人类能可靠地发出更多不同声音。
另一种解释是,语言只是一般智力提高的结果。你的信息处理能力越强,你能理解并产生的语言模式也就越复杂。基于计算机模拟一系列将智力和语言,如果模拟使用信号相互交流,那么必须相互协调产生一套信号,才能很好地交流。这自然会产生一种语言结构,但语言必须简单才容易学习。
“简单瓶颈”问题
语言体系其实非常简单。想象一下,如果你得记住2千万个单词,每个单词都表达一个非常精确的意思,那真是很难。相反,各种语言有1万到5万个单词,还有一套简单的规则,使单词组合成句子。
随着人类越来越聪明,发现了更多想交流的内容,于是遇到“简单瓶颈”这个问题。不可能一直增加更多的词汇。如果只需要一些叫声来警告捕食者、吸引配偶或威胁对手,就不需要很多的语言结构。
如果计算机模型是正确的,到那时,语言结构是不可避免的。文化复杂性的增加,意味着沟通能力更强的人进化得更成功;更好的沟通与交流会使文化复杂性增加。不知不觉,就有了7000种语言和有关量子物理学令人费解的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