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求完美的养育方式
(2023-11-10 12:00:00)分类: 军事与科技 |
“不求完美的养育方式”什么样?
2023-10-27
澳大利亚“对话”网站10月16日发表文章称,父母都会犯错,那么“不求完美的养育方式”是什么样的?
如今,父母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人们对什么是养育孩子的“最好方式”的辩论一直不绝于耳。
但是养育孩子的工作,不一定要完美。其实,如果不完美,可能会更好。
什么是“不求完美的养育方式”?
“不求完美的养育”理论是英国儿科医生和精神分析学家唐纳德·温尼科特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如果母亲在某些方面“让孩子失望”,其实对孩子有好处。
不求完美的育儿方式,承认“父母不是万能的”,父母让孩子失望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经历悲伤、眼泪和愤怒也是童年的一部分,家长应该让孩子逐渐忍受一些挫折。不求完美的家长意识到自己不可能随时在场,而且任何时候都马上作出回应。
婴儿很小时,他们的需求几乎立即得到满足。如果婴儿哭闹,家长会给他们喂奶或换尿布。
但随着孩子的成长,家长不一定立即满足他们的需求。父母可以让孩子对某些不确定性,培养一定的容忍度,但同时又照顾到并回应孩子的基本需求。
生活并不总是像我们预期的那样,孩子需要一些应变能力。
“不求完美的育儿方式”该怎样做?
不求完美的育儿方式,注重了解和回应孩子的情绪和需求。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需求会发生变化。要迅速回应婴儿饥饿时的哭喊;而青少年则是学习如何规划生活的时候。
有时不得不让孩子面对自己选择的后果。
不要试图“阻挡”情绪。在孩子感到悲伤或愤怒的时候,不要从一开始就阻止他们感到悲伤或愤怒。折磨人的不是情绪上的痛苦,而是对某些不良情绪的回避。
不要给孩子设置不切实际的标准。比如,如果他们又累又饿,就不要指望他们把房间收拾得整整齐齐。
要接受孩子本来的样子。如果你的孩子对足球的兴趣比对数学更大(反之亦然),就不要试图去改变他们。
要设定界限——比如“我说话的时候请不要打断我”。这不仅有助于定义你们的关系(是父母和孩子,不是两个朋友),也能教会孩子在所有关系中保持健康的界限。
事情不会总是按部就班
事情不会总是像我们所希望的那样去发展。因此,如果你对孩子感到愤怒,不妨调节情感,尽可能平静地与他们交谈。如果犯错了就道歉。
要想办法给自己一个喘息的机会,以便有精力和能力在明天和未来继续承担父母的责任。
在需要的时候请求帮助。这是为了差不多就行,而不是为了成为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