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文字失语症

(2023-07-21 12:00:00)
分类: 军事与科技
2023-07-04  中国青年报  作者:曹林

调查显示,76.5%的感觉自己的语言越来越贫乏【网友集结,离开梗就不会说话】。
表情包、梗、流行语、省略语,未经思考和语言生成,不是你在说话,而是“话”在说你。
文字失语:社交语言匮乏,语塞沉默型社交恐惧。

视频、图像提供“感觉直观性”,也叫“自明性”,可以不需要语言文字【漫画亦如此】。
逻辑、概念、抽象,必须借助文字。
文字的功能:透过“感觉直观”飞跃到“本质直观”,让事物的深层质感经由来文字呈现。

网络用语“太美了”“泰裤辣”(表示“太酷了”)【美哭了,美得令人窒息】,只是感觉直观层面的感慨
高级的美,洞见本质的美,在文字中让人浮想联翩。

麦克卢汉:字母表使我们的大脑与我们天性中更加具象的感知分离
【对具象的感知能力,依赖具体事物。文字让人摆脱了这种依赖,与具体的事物形成“间离”,产生在“间离”中的思考】。
比如,狮子的力量形象直观,细菌、病毒呢?不能都借助显微镜,必须调用抽象能力。

语言文字间接的描述“形象”,黑格尔:“语言在唤起一种具体图景时,并非用感官去感知一种眼前外在事物,而永远是在心领神会”。

“心领神会”训练的就是心智语法,扩展了表意空间,全面调动感觉和思维系统。
这种“可思化”,让人去思考,让人在思考中参与结论,唤起共通的人性、人情,凝固更深刻的记忆。

看短视频时,思考强度相对降低。阅读与思考密不可分,文字的理解就是通过抽象的能指来理解其后的所指,把握文字的复杂意义,不断在头脑中转换成特定的意义。
读书是从容、双向的和可以反复的,而视频则是单向的、不可逆的、不可停顿的。默读的孤独性和理性思考,有助于建构“理性自主的自我”,让思维在默读和静观中保持文字生成的活性。

语言和文字是思考生成的,文字又促进着可思。文字失语症,失语的不只是文字,更是用概念和逻辑进行深层思考的能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