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霍加斯美丽线

(2023-07-20 12:00:00)
分类: 军事与科技
自然界、人际间、艺术和思想领域都有美。
美使人感觉舒畅。

人类对美的评价趋同:简单、对称、色彩的并列,特定的形状、比例和几何图形等等。
也这反衬出某些人富有个性的审美。

美的标准似乎是客观的,又是主观的。

研究发现,人们对“霍加斯美丽线”有审美偏好。

它与人类的健康、情商密切相关,人们通过自己的审美偏好来理解自己。

1753年,英国铜版画家、艺术理论家威廉?荷加斯在《美的分析》中提出了“蛇形线赋予美最大的魅力”的命题。认为蛇形线不仅抽象,还渗透在生命和非生命形态中的律动。其曲率不同,体现出美的不同等级。

荷加斯认为,直线只有长度不同,是最单调的线型,在最优美的形态上,直线总是最少的。曲线在曲度和长度上都有变化,装饰性要强于直线。直线与曲线结合在一起会组成更复杂更多样的线条,又比单纯的曲线要美。

荷加斯的论断建立在经验论方法之上。与亚里斯多德侧重推理的演绎法不同,经验主义者往往采用归纳法,从个别、具体事例的研究着手,归纳出一般性的规律。

人对美的感受具有直接性。既然每个人都有共同的“内在感官”,那么任何人对美的感受与理解也应当是相同的。

美是一种瞬间的观照,知觉总是倾向在瞬间把握对象的整体印象。
一个人们无法在瞬间感受到美的视觉对象,很可能在美感上是有问题的。
要使审美判断得以完成,知觉对象应具有一个组织良好、简单、易识别的结构。
知觉偏爱适度刺激,过于简单的事物同样唤不起人们的审美。

因此,一个具有美感的知觉对象,应该是整体简单、明确,而细节丰富、有趣的。荷加斯所赞美的“蛇形线”具备了这样的特征。

一方面,它形状规则,具有整体的易识别性,另一方面,它具有相反方向上的不同变化。相对于单一的直线与曲线而言,它在多样性方面具有优势,是整体性、协调性、丰富性、趣味性的有机统一。

事实上,荷加斯并不仅仅在抽象的“蛇形线型”中感受到了其“最大的魅力”,还在一切生命和非生命事物类似“蛇形线”的情态、律动中发现了美和优雅。他说,“如不借助于我们的想象,或者不借助于某一个形体,它的全部多样性是不能仅靠一条连绵不断的线在纸上表现出来”。[3]蛇形线可以表现为人体的轮廓线,它因骨骼和肌肉的类似形态而呈现出来。蛇形线可以是暗藏在事物表象之下,或人们意识之中的虚拟的线。例如,人体在静止时最美的姿态,总是类似于蛇形线,而身体的形态一旦脱离蛇形线,就会立刻变得僵硬、可笑。优美的动作也总是以蛇形线作为标志,它体现在“当人们优雅地、文质彬彬地向女士递送烟盒或扇子,把手伸出去又收回来的时候”,[4]或是侍女们迷人地曲身俯首之时。小步舞中也蕴含着蛇形线:在舞蹈中,人们的身体逐渐升起,又渐渐回落……有趣的乡村舞,其队形和轨迹就是规则、连串的蛇形线的交替。野蛮人的舞蹈中则没有蛇形线,“只是由粗鲁的蹦、跳、旋转或前后乱跑所组成,同时伴之以痉挛式的抽搐和奇异的姿势”。[5]

从格式塔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物理现象、生理现象、心理现象之间的“同构”,使荷加斯在不同的事物中,感悟到共同的“蛇形线”的美。格式塔心理学将一切艺术表现性的基础归结为一种力的结构,它存在于一切物理世界和精神世界中,如上升和下降、统治和服从、软弱和坚强、和谐与混乱、前进和退让等。作用于人们心理,推动人们情感的力,与作用于整个宇宙的普遍性的力是“同构”的。[6]无论具体的蛇形线条,还是类似情态的姿势、舞蹈,甚至绘画中明度的渐变,都具有自由舒展、旋转变化的共同的力的构型,它们唤起的美感是共通的。

(三)“蛇形线”的“等级”

荷加斯认为不同曲度的蛇形线,其美的等级也是不同的。他画出了7条蛇形线,分别赋予了1到7的编号,其中1至3号线由于曲率不够大,看上去平淡乏味。5到7号线则相反,过大的弯曲使它们显得突兀笨拙。只有4号线是恰到好处、标准优美的蛇形线。荷加斯认为2号线代表着男子的体态,4号线则与女性身材相符,由于4号线比2号线更好看,这便证明了“女性体态要比男性更为优美”。从纯形式的角度来看,荷加斯所画1到3号线刺激不足,稳定有余,5至7号线则刺激感过头,安定性不够。中间的4号线型则显得曲度适中,在多样性、刺激性与安定感之间很好地达成了平衡。荷加斯将4号线型评判为最美的蛇形线不无道理,但是以此推断女人体的形态要优于男人体则显得有些偏颇。在这里,他恰恰忘了自己所总结的形式美“适应”原则局部与总体的意图相适应,形式符合目的,才能使事物具有整体的美。正如赛马与战马因为各自不同的功用而具有不同的形态,前者优雅,后者强壮,男人与女人也因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各自肩负不同的使命,呈现出不同的体貌。男人是力量的化身,体型自然在总体趋向“蛇形线”的同时又多了几分刚强有力。女人是温柔的象征,体态更如波浪一般舒展,呈现柔美之态。二者并无优劣之分。同样,荷加斯把蟾蜍、猪、熊等动物形体的丑,归结为它们身上没有蛇形线,而人体因为有更多的蛇形线,所以比其它形体更美,也是经不起推敲的。

二、“蛇形线”在艺术创作中的应用

(一)形式服从内容

“蛇形线赋予美最大的魅力”,是就蛇形线作为形式中一种而言的。但是形式应符合内容、主题或性格的需要。人类的知觉器官是在长期的生存斗争中进化而来的,它的本质目的是用来对环境作出生存反应。人的视觉并非像摄像机一样可以忠实记录环境的一切,它总是有选择地感知环境中最具特征的那部分。人们总是更容易捕捉到知觉对象中力的结构特征(性格、气质),而非力的表现形式。例如,当面对一团跳动的火焰,人们首先会被火舌宛如生命般律动的节奏所吸引,而不会先去关注火焰颜色的色相、明度及纯度,火舌具体是什么形状,以什么轨迹跳动。因此,在建筑艺术创作中,要表现银行、政府、法院等公共建筑的庄严、稳定、神圣、公正,直线要素也许比蛇形线更为适合。而支撑建筑重量的柱子如果以蛇形线的形式出现,恐怕只会显得怪诞。

(二)整体优先于部分

从形式的角度看,“蛇形线”呈现出清晰而又规则的双向律动,自身就具有完满性。它更适合用于艺术作品中的整体构型。如希腊古典时代的歇站”式雕塑,人体重心被放在一只脚上,另一只脚自然放松,头、躯干、下肢的自然转折使整体姿态呈现出“S”型(“蛇形线”)。较之古风时期僵硬板直的站姿,“S”型姿态明显具有更轻松优美的性格。在尼德兰画家老勃鲁盖尔的名作《雪中猎人》中,山坡与地平线以对角的形式反复交叉组合,虽然是“之字形”折线构图,却与“蛇形线”的实质相符,形成律动着的深远画面。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建筑的“蛇形线”整体布局较之“工字型”、“C型”、圆形,呈现出更多美感。

如被用作艺术作品的局部细节,“蛇形线”便与直线、曲线、普通波状线一样,都服务于更重要的整体构型、目的及性格。因为知觉总是倾向于对事物进行整体性认知,任何局部及细节与整体相比都是次一级的,“蛇形线”相对于其它线型的“最大魅力”也就不复存在了。

三、结语

荷加斯对“蛇形线”理解,包含从形式到内容的丰富涵义。“蛇形线”的魅力,体现于形式的多样统一和内在的美丽律动。荷加斯“蛇形线具有最大的魅力”这一断言,在今天的艺术创作中依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但在具体的应用中,它又不得不服从“整体性”规则的制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