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易用错的成语
(2023-05-22 12:00:00)分类: 艺术 |
三、成语辩析
1.凯旋而归
“而归”属赘字。因“旋”和“归”是一个意思,重复了。“凯”是胜利的乐歌,“旋”是返回,“凯旋”即奏着胜利的乐歌归来。加“而归”成了蛇足。
2.始作俑者
不能将其当褒义词用。
俑,古时殉葬用的木制或陶制偶人。
“始作俑者”是“起初用俑为死人殉葬的人”。
语出《孟子.梁惠王(上)》:“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意思是孔子说始作俑者“让他断子绝孙吧”,原因是以土偶象征活人埋进死人墓中,以致后来形成以活人殉葬的风气。
3.首当其冲
容易误解、误用。没有率先的意思
“首当其冲”是说处于冲要位置,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首先遭遇灾难、损害。
4.莘莘学子
误用:莘莘学子们
“莘莘”,形容众多。“莘莘学子”指“很多的学生”。用不着“们”字
5.曾几何时
误用:“曾几何时,女性可以是交换马匹和玉米的财产。”
“曾几何时”,时间过去没多久。与“刚才”的意思相近
出处:韩愈《东都遇春》诗“尔来曾几时,白发忽满镜。”后来成为固定的词语。
6.灯火阑珊
误用:“城市的阑珊灯火尽收眼底。”
“阑珊”,即衰减、消沉,残、将尽,零乱、歪斜。与“繁盛”不仅无关,甚至恰恰相反。
7.叹为观止
“叹为观止”,赞扬事物尽善尽美。
语出《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记载,吴公子季札在鲁国欣赏音乐舞蹈,当他看到舞“韶”时,赞美说:“观止矣,若有他乐,吾不敢情已。”意思是舞乐好到了极点。后以“观止”一词赞扬所看到的事物尽善尽美,好到无以复加的地步,是褒义词。
有人却将其理解为“坏到极点”,将其当贬意词用。
8.有口皆碑
“有口皆碑”通常是用来称赞好人好事,不可用来形容缺点。
“有口皆碑”最早见于宋代佛书《五灯会元》卷十七:“劝君不用镌顽石,路上行人口似碑”。“碑”,指记载功德的石碑。好人好事受到众人异口同声的赞颂,称“口碑”。
9.豆蔻年华
误用:“这些女同志当初在豆蔻年华就干起了列车押运。”
作者只了解豆蔻年华指女子年轻时候,但忽略了这个词所指的年龄段是幼年,不是青年。
10.炙手可热
误用:“国际足联主席一职炙手可热”。在这里,炙手可热被当作竞争激烈,用错了。
炙手可热原意是手一接近就感受很热,使人接近不得。引申比喻气焰嚣张。
前一篇:《遵生八牋》清修妙论笺·下
后一篇:《遵生八牋》四时调摄笺·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