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铁,究竟带来了什么?

(2023-05-16 12:00:00)
分类: 经济
高铁,究竟带来了什么?
2021年09月11日

京沪高速铁路由北京南站行驶至上海虹桥站,全长1318千米,最快的一趟4小时18分钟,10年已累计安全运送旅客13.5亿人次,从2008年建成第一条高铁,到2021年总里程近4万公里,占全球总里程的2/3。
美国总统拜登在庆祝美国铁路客运公司50周年活动上承认:中国高铁位于世界前列,美国需要重新建设铁路系统。
中国高铁是世界公认最安全的高铁。2008—2020年,我国高铁每百公里平均事故率较境外高铁低82%。截至2021年6月底,我国高铁已累计安全运行92.8亿公里、相当于绕地球23.2万圈,安全运送旅客141.2亿人次。
中国高铁有多稳?一个瑞典人在中国高铁上“立硬币8分钟不倒”。
我国还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12306铁路互联网售票系统,单日售票能力达2000万张以上,目前互联网售票比例为86.2%,单日最高达90%。
现在,我国通达半径500公里的城市群已形成1—2小时交通圈,实现公交化出行;1000公里跨区域大城市间4小时左右到达,实现当日往返;2000公里跨区域大城市间8小时左右到达,实现朝发夕至。

100年前,詹天佑主持设计并建造了中国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
100年后,京张高铁成为世界上第一条智能化高速铁路。

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铁路总里程仅2.18万公里。
在2014年底,建设高铁1.6万公里以上。位居世界第一。
到2020年,全国高速铁路网从“四纵四横”变为“八纵八横”,高铁里程3万公里。

近日,国铁集团披露的2021年上半年财务决算中,今年上半年国铁集团实现收入5,128亿元,同比增加982亿元;净利润亏损507亿元,同比减亏448亿元。实际上,即便没有疫情原因,我国高铁也处于长期亏损的状态。
2020年国铁集团发布的财报显示,去年国铁集团实现营收1.06万亿,净利润亏损了555.06亿元,总负债超5.57万亿。
截止2020年,我国高铁已经亏了4万多亿。
根据世界银行2019年研究报告,虽然中国高铁线路中高架桥梁和隧道占比很高,但高铁网络平均建设成本仅为其他国家的2/3。
国际上高铁建设成本多为3亿/公里左右,中国设计时速350公里的高铁加权平均成本约为1.29亿/公里,时速250公里的高铁加权平均成本约为0.87亿/公里。
除了前期资金,高铁开始运行后,时速350公里的高铁每小时大约耗电9600度,根据我国电网收费标准,工业用电每度1元,也就是说,时速350公里的高铁每小时的电费要达到1万左右,再加上人工服务费等,高铁每小时的成本可以达到3万元左右。

既然高铁投入资金大、运行成本高、持续亏损,我国为何仍在持续建设高铁?
高铁作为交通工具,不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也方便城市之间的经济发展,高铁作为一种民生基础设施,关系到高铁连接的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

修建中的川藏铁路,计划投资3198亿,而西藏一年的GDP仅有1900亿,所以川藏铁路的投资费用全由国家承担。
高铁运行虽然亏钱,但高铁会带来其他收入,拉动周边城市的GDP,路通了才有发展机会,所以即便亏钱也要建设。
另外,高铁属于高科技大型项目,涉及到服务、机械、建筑、冶金、旅游等多个行业的参与。公开数据显示,我国高铁每1亿元投资,对建筑、冶金、制造等上下游关联产业拉动产值在10亿元以上,可创造就业岗位600多个。
复兴号高速列车零部件数量达10万个以上,独立的技术系统超过260个,设计生产动车组零部件的核心企业超过100家、紧密层企业达500余家,覆盖20多个省市,潜在收益巨大。
在节能减排方面,高铁也具有很大优势。高铁每人百公里能耗仅为飞机的18%和大客车的50%左右。2012—2019年高铁增加的客运周转量与公路完成同样客运周转量相比,减少了二氧化碳排放2320万吨。
目前国内上市公司中涉及高铁概念的公司有40多家,市值1.1万亿元以上。“十三五”期间,铁路建设累计发行债券1.01万亿元、银行贷款1.92万亿元。高铁的发展对我国股市、债市平稳健康发展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高铁建设不是短期、快速得到回报的项目,需要几十年乃至上百年才能盈利。比盈利更重要的是潜在发展,所以即便中国高铁持续亏损,仍要继续建。

今年3月29日,《关于进一步做好铁路规划建设工作的意见》提出,将严格控制建设既有高铁的平行线路,对350公里/时的高铁项目明确了建设门槛。这是近年来我国首次对高速铁路建设提出限制性要求。
全国铁路建设自2014年起保持在每年8000亿元左右的投资高位,新建铁路中一半以上是高铁。按照《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到2025年铁路网规模达到17.5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3.8万公里。
实际上,2020年全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已达3.79万公里,提前五年就完成了任务目标。我国高速铁路的实际投产建设已经过度超前,且高速铁路和普通铁路不均衡的问题尤为突出。
我国高铁时速等级一般分为250km/h,300km/h,350km/h,并没有明确设计规定最高时速为多少,可能会出现一些线路在并不需要高时速的情况下,修建了投入成本过大的高时速铁路,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建设最高时速达350km/h的高铁线路,需要满足三个条件:第一,串联省会和特大城市;第二,近期往返客流密度超过2500万人次/年;第三,中长途客流比重超过70%。
目前,除了京沪、京广等线路能达到2500万人次/年,其他大多数线路都无法达到这个数字。就是说,未来几年不会再建时速达350km/h的高铁了,还有可能限速。

高铁建设“降温”也是为了防范债务风险。
中国高铁建设主要靠债务融资,迅猛增长的背后,意味着巨额债务。
一些地区不顾实际需求,盲目建设高铁和地铁,出现了大力投入生产铁路,而不重视盈利产出的现象,导致许多地方政府在高铁建设中也背负了巨额债务,铁路企业也面临着巨大的经营和债务压力。从2005年到2020年,国铁集团总负债从4768亿元猛增到5.57万亿元。
2016年至2019年,中国铁路建设债券规模每年3000亿元,这些债券多为5年期,自2021年起的“十四五”时期,国铁就进入了本息偿付高峰期。
而现在,国铁集团近几年的净资产收益率仅为2%左右,铁路运输收入的现金流尚不足以覆盖运营成本,更无力偿债付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