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已经50岁了
(2023-04-12 12:00:00)分类: 军事与科技 |
美媒:从第一句“你能听到吗”到现在,手机已经50岁了
2023-04/06 作者:萨拉·郎
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4月3日文章,原题:从第一句“你能听到吗?”
到现在,手机已经50岁了
50年前,从口袋里掏出手机打电话给别人难以想象。自1973年手机第一次打通以来,这项技术一直在改变人们沟通与联系的方式。
手机是怎样崛起和传播的
第一部手机诞生于1973年4月3日,摩托罗拉,重2.4磅的手机【型号为DynaTAC
8000X,要充电10个小时才能通话30分钟。它用了10年才实现商业化】打给了竞争对手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如今,很难想象没有手机的生活。
1992年,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BM)发布了第一款智能手机。
2007年,苹果公司将触屏等技术整合进自己的设计中,实现了手持电脑式智能手机的普及。
如今85%的美国人持有智能手机。全球范围内在用的手机数量几乎同人口数量持平。
未来手机会走向何方
要想了解手机的未来,就必须知道它作为通信设备的目的。这种技术是以人为本的。
手机从砖头那么大,到如今可以戴在手腕上。约翰逊说,它还会变得更小,更方便使用。
人工智能将改变这场游戏。手机的能力将不断提升,手机将成为私人助手,成为你的人工智能。
手机类的设备永远不会被取代,因为人们永远有保持联系的需求。
我们掌握的技术越多,生活得就越像人。
福祉?诅咒?
手机真在改善我们的生活吗?要看你指的是哪方面。
在发展中国家,手机可以带来更多工作、教育机会和便利。发展中经济体有79%的人持有一部手机。
大多数人已经无法想象没有手机的生活。这既是一种福祉,也是一种诅咒。
它已经不再是我们拥有的一件物品。手机已经变成了我们的一部分。人们已经对手机“上瘾”了。
青少年尤其会受到技术过度使用的影响。互联与过度互联的界限变得模糊。
有一些Z世代呼吁同龄人回归翻盖手机,以远离社交媒体。
应该思考一下,如何让手机服务于你,而不是被它掌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