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中的文字密码
(2023-03-31 12:00:00)分类: 历史 |
一招破解文字密码!《说文解字》怎么做到的?
2023年03月26日 央视新闻客户端
每个汉字的字形都有特定含义,可以被逐一拆解吗?作为世界上唯一沿用至今的表意文字,汉字在方寸之间彰显着悠久深厚的中华文化。纵观汉字演变历史,东汉文字学家许慎编著的《说文解字》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也因此被誉为“字圣”。
文字是文明的象征,也是文化的载体。因现实需要,不断演进。
相传黄帝时期,仓颉始创文字
西周太史籀效法仓颉、改进文字,所作文字十五篇,被称为《史籀篇》,而由他整理的字体被称为“籀文”,也就是大篆
秦相李斯在大篆的基础上,删繁就简,留下小篆
到了汉朝,隶书逐渐成为书写的主流,却产生乱讲汉字的现象。
为让世人明白先贤造字的意旨,许慎搜集整理小篆,结合古文、籀文考查,解释文字,著成《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全书收录了9353个正篆,1163个古文、籀文等重文,采用“分别部居”的方法,提炼出540个部首,形成了一套形义结合的汉字系统。
生活在隶书盛行的汉代,许慎为何以小篆作字头?
节目解释道:“隶书虽然结构非常规整,书写也非常方便,但是象形的意味大为减弱,而小篆有很强的象形性,能够显示出造字本身的含义,根据字形才能够正本清源。所以直到今天我们依然能够通过《说文解字》辨认、释读战国竹简、青铜器铭文,以及甲骨文等。
“文字”,“文”和“字”是不同的概念。《说文解字·叙》:“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
“文”是古人最初创造文字时,描摹客观事物形象的象形字;随着社会事物越来越繁多,光靠“文”不足以应对表达的需求,便用最初造的“文”作形符或声符,组合成“字”。
文不可以分解,因此是“说文”。字可以解析,故而叫“解字”。
汉字是自带文明密码的,体现了中国人对世界的认识,对人生的态度,对价值的认知,许慎就是破解文字密码的人。
许慎,字叔重,从小广泛阅读经书,后跟从东汉名儒贾逵为学,甚得经学大家马融尊崇。
《说文解字》的成书历程,精准诠释“五经无双许叔重”的先贤风采。
前一篇:《孔子家语》·辩乐解
后一篇:《孔子家语》·问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