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倬云,海外华裔史学大家
(2023-03-03 12:00:00)分类: 历史 |
许倬云,海外华裔史学大家
2023年01月16日
许倬云,海外华裔史学大家。早年师从傅斯年。他说:“虽然时局纷乱,总会有好转的一天。如果你觉得什么事懊恼了,你可以明天再懊恼,只有懊恼值得忏悔。”
许倬云一张口,当代人的焦虑就能少一大半!
清华校长邱勇选择了许倬云的书,把它送给新生,希望每个清华学子都能在入学前读完。
被无数人视为“精神导师”的许倬云,时常告诫读者,要多读读历史。在看清世界大体运转的规律,一点点找到属于自己的活法。
当把自己放在历史之中,你就会不由得感慨,一切不过沧海一粟,自己远比想象中幸运。
不要只读历史知识,而是脱离知识本身,把历史变成内在的力量。
比起其他史学家,许倬云不局限于知识本身,对于同一段历史,他能看得更深!
比如,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
传统历史都会聚集在赵匡胤不杀功臣、人品好,
但在许倬云看来,这是“中国的第一次成熟”。
因为从这之后武官的地位下降、文官的地位开始上升。
再比如,谈论战争,
传统历史只是会把它视作是一种冲突与敌对,
在许倬云看来战争也是一种交流方式,只不过是更剧烈了。
当不同文化习俗发生碰撞、交流后,才促进了发展。
这就是许倬云讲历史的过瘾之处!
他不仅给你呈现一个更客观、更真实的历史,还要一次次颠覆你的认知。
古今一贯、学贯中西。
只有许倬云,才能担得起这样的评价。
哪怕已获如此高的评价,许倬云一直都还保持着对世界的洞察与思考。
哪怕这两年瘫痪了,只剩右手食指还能动,就连吃饭都得靠人来喂,92岁高龄的他依然坚持在电脑上阅读报纸。
这不是为了打发时间,而是延续了他多年治学的态度:“学历史的人悲哀的就是,自从有历史,人就在说谎,没一个皇帝不说谎,没一个总统不说谎。我们学历史的人就要戳穿谎言,但谎言戳穿能有几个人看见呢?几个人能看得懂呢?但我还非得做不可,这是我的责任,专业的责任。”
许倬云就是如此,很严苛、很认真。
在学生时代起,许倬云就一直在努力戳破各种历史谎言。
他从不只停留在一个时代、一个王朝,
而是要跟世界各国的历史相比较,横向比、纵向比。
华夏文明对比西亚两河流域文明;
秦汉帝国对比罗马帝国;
隋唐帝国对比阿拉伯帝国……
就是要跳出中国历史,站在世界的眼光去看中国历史。
“罗马衰亡的过程中,有军人专政的现象,汉代却没同样的问题。宦官掌握禁军,挟制政府,实际上是产生于君权的变态,导致中央政府的瘫痪,却未必足以拉垮整个秦汉世界的秩序。”
前一篇:《孔子家语》·五仪解
后一篇:《孔子家语》·致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