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与人脑】-3·丘觉
(2023-02-06 12:00:00)分类: 军事与科技 |
【人工智能与人脑】-3
什么是丘觉?
丘脑能产生丘觉。
丘觉是丘脑的功能,来自遗传。是“知道”、“明白”的内核。
丘脑得到了什么样的丘觉遗传,就有什么样的感知能力。
“看”、“听”,实质上是丘脑在“看”、在“听”。
脑中看到了什么事物,就点亮相关丘觉。
丘觉决定感知的范围,它是先天的,不能通过后天学习听到超声波、看到紫外线。
丘觉不能天生知道客观事物,必须与样本联结。形成联结后,样本就能点亮丘觉,产生相应的意识。
丘觉是意识客观事物的内核,样本是意识客观事物的外壳。
接触客观事物时,大脑分析获得样本,样本点亮丘觉,进入意识。
丘觉不同于意识
1.丘觉是意识的本质、内核。但丘觉只是丘脑的功能,意识则由大脑和丘脑协作产生。
2.意识包括内核与外壳。内核是丘觉,外壳是大脑分析的样本。
3.丘觉先天就有。样本来自后天学习。
4.有了丘觉和样本,二者通过沟通,形成联结后,样本才能点亮丘觉,产生意识。
样本的建立、样本的形式、样本的激活,都是大脑的功能。
丘觉类似又不同于天才【天才是生而知之,丘觉是生来具有能知的神经结构,但尚未知道外界事物】。
意识,是脑中产生的“知道”、“明白”,丘觉是支撑“知道”、“明白”的内核。
意识的外壳是样本【包括大脑的分析获得的样本、下丘脑及其他神经核团的分析信息】。
样本是代表外界事物的“符号”【如同电脑中的信息,需要点亮丘觉才能进入意识】。
人在“看”,其实是丘脑在“看”;“看”到什么,就产生什么丘觉。丘觉需要大脑分析出一个完整样本,样本建立联结,点亮丘觉,形成对这一事物的意识。
丘觉是丘脑的功能
丘觉是意识的内核,是思维活动过程的调度者。
人不可能一出生就知道外界事物,但具有知道外界事物的功能即丘觉。
丘脑是间脑中最大的一部分,位于第三脑室的两侧,其腹侧为底丘脑和下丘脑。
丘脑又称背侧丘脑。是感觉的高级中枢,各种感觉(除嗅觉外)均在丘脑内更换神经元,然后投射到大脑皮质。
在丘脑内只对感觉进行粗略的分析与综合,丘脑与下丘脑、纹状体之间有纤维互相联系,三者成为许多复杂的非条件反射的皮层下中枢。
以前认为,丘脑是各种感觉通路的中继站,各种感觉冲动在此中继后,投射到大脑的不同区域。
现在知道,丘脑的主要功能就是产生丘觉,是意识的本质所在,我们日常的“看”、“听”实质是丘脑在“看”、在“听”。
背内侧核和枕核产生的丘觉与大脑建立联结后形成的意识就是“理性”【理性是意识的一类,后天形成,分为相对理性和绝对理性】。
下丘脑与丘脑前核点亮丘觉产生情绪、欲望等“感受”【感受是意识的第二类,先天具有,其联结也先天存在】。感受是人的生物性意识。它与理性是人脑中斗争最经常、最激烈的两类意识。
外侧核群的腹侧部产生的丘觉与躯体感觉、运动觉有关,在意识层面就是“感觉”【感觉是第三类意识。它通过眼、耳直接传到丘脑,其联结业也先天存在】。
理性、感受、感觉是各自独立的三类意识,它们相互影响又相互斗争,是心理基本原理中分立原理、互动原理的基础。
丘觉的后天定形特性
丘觉先天遗传,具有完整的独立性,不依附其他脑功能。丘觉只有与其他脑功能形成共同体,才能发挥作用出现意识。
在后天,丘觉的唯一作用就是充当意识的内核。如丘觉不能进入意识,就失去作用。
人出生后,需要经过一个联结期,才能出现理性。
联结期决定了人的社会性。
理性是最高水平的意识;感受、感觉是较低水平的意识,需要完善。但它们先天就与丘觉联结【婴儿有感受、感觉这两类意识】。
丘觉决定天赋
凡能进入意识的,都有相应的丘觉,通过遗传得到【如婴儿不知道皮球是什么,但已经遗传了具有代表皮球的丘觉】。人的意识范围都由先天遗传的丘觉决定,不能通过后天学习扩大感知范围【人不能通过学习听到超声波、看到紫外线。有极少数人具有超出平常人的丘觉,这一类人往往在音乐或美术方面居有特殊才能、特异功能】。
丘觉的点亮
丘觉不能随意出现进入意识,需要样本点亮,首先需要建立联结。
丘觉与样板已建立联结的,通过点亮即可进入意识,产生理性,或感受、感觉【当感官接受到事物的杂合信息后,通过大脑分析,激活样本,即可点亮丘觉】。如果没有建立联结,纯粹的丘觉在需要的时候也能被自发点亮,从出生到老死,脑中都会有这样的丘觉被点亮,这就是脑中出现的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想法”。
丘觉的选择权
丘觉背后的驱使者,一个是大脑,一个是边缘系统、基底核。驱使者起到操纵作用,或鼓动作用。大脑驱使丘觉,还是丘觉选择后的行为发动者。
人脑中存在理性、感受、感觉三个意识系统。多数人的多数行为是受理性驱使。理性、感受、感觉,这三类意识既相互辅助,也可能相互矛盾、相互斗争,斗争不相上下时,人会犹豫不决,这时丘觉可进行选择,发动行为。
这种选择权力量比较弱小,可以人为加强。
理性一般合乎社会规范、社会公德。如遇到求助者,同情心(即感受)会油然而生。理性又会提出警告,人就有可能放弃帮助。
前一篇:《左传》·哀公·哀公九年
后一篇:《左传》·哀公·哀公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