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像当年的“魔鬼词典”
(2022-10-21 12:00:00)分类: 国际 |
越普通的词汇,越需要重新理解
2022年07月12日
哲学家大卫·惠特认为,越普通的词汇,越要重新发现其内涵【挽救那些因过度使用而变得过于熟悉的词,提醒人们关注其真义】他在《慰藉之书》中重新解读了52个词汇。
【本博主:下选其八。很像当年的“魔鬼词典”】
愤怒
愤怒是深刻的在意。在意那些脆弱、可能受伤害的一切。
愤怒是纯粹的同情。看清自己想守护什么,会为什么奋不顾身。
随愤怒而来的是脆弱,是内在的无助,使我们自责。
愤怒是一种完全投入,我们借此看见自己的内心。
快乐
快乐指向明确且忘我,是将内在与外在交融的身体魔法。
快乐可能源自艰难之举、意外收获或由衷的仁慈之举。
快乐是我们对向死而生的衡量,是我们被需要之后慷慨的践行。
快乐即是持久、深刻之爱,也是对生活的朴素应对。
自由的快乐是完全慷慨。要穿过恐惧之门,放下自我,充满感恩地面对死亡、消失、放弃。
快乐的弱点是它总是即将失去。
失望
失望不可避免且必要。如处理得当,会成为人生变革的契机以及信任与慷慨的地下引擎。
失望可能是我们获得解放的第一阶段。就是让我们回到现实。
失望提出的问题:回到现实,构建新的的自我,还是退缩,放弃对世界的参与?
失望是变革之友。是对真诚与韧性的磨练。
感激
感激不是被动反应。它源于关注,意识到自身与万物的存在。
感激发生于我们与其他相遇之时。没有感激,意味着没有关注。
心碎
心碎指向无法掌控,对终将消失的事物深情难舍。
心碎起于我们被告知要放手却不能的时刻。
心碎彰显我们的诚挚,是爱与情感美丽无助,是在乎的精髓。
心碎让人成熟。心碎只有出了问题时才会发生。没有心碎带来的真实启示,就没有真正的生活。
心碎是生而为人的本质,如呼吸般不可避免。而非路的尽头或希望的幻灭。
将心碎看作富有启示的伴侣,它教我们不要寻求另外的路径,因为没有可替代的路。
渴望
渴望是孤独的变形,仿佛秘密收到来自月亮、星辰的邀约。
渴望是神圣的不满,是难以忍受现在,因而寻找新的入口。
渴望催促我们开始灵魂的朝圣之旅。让我们甘愿放弃全部家当。
渴望带有危险的锋刃,人需要恰当的危险。我们来到世间就是以身试险。
懊悔
懊悔能唤起回忆、让人心痛,是献给失去的挽歌。
承认懊悔,是理解我们会犯错。是一种关注未来的能力,我们错过了,别让后人夜错过。
真诚懊悔很稀缺,它是经过努力获得的成熟。
年轻人还没有为懊悔做好准备,懊悔会穿越与鼓舞一个成熟的人生。
充分的懊悔是懂得,平凡人生也充满风险。
懊悔让我们的眼睛专注而警醒,朝向一个更好的未来。
害羞
害羞是走向成熟的第一步。它源自突然的意外与敬畏。是未知突然将被知晓的感觉。
没有害羞,就不能塑造成熟人格。过度自信会妨碍我们产生适度的困惑、窘迫与无助。
电视和社交媒体都排斥害羞,破坏了我们的真正探索。没有害羞,理解新事物是不可能的。
害羞通过弱点告诉我们,我们终于来到了那神秘存在的面前。
害羞的一边是我们认为可能的事物,一边是我们自认值得的事物。
害羞是邀约,通向那些既要练习又要培养的品质。
选自《慰藉之书》作者: [英] 大卫·惠特
前一篇:《左传》·宣公·宣公十五年
后一篇:《左传》·宣公·宣公十六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