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对君子的要求
(2022-10-07 12:00:00)分类: 历史 |
古代对君子的要求是什么?
2022年09月20日
绅士、骑士、牛仔是西方文化中的人格代表,君子则是东方文化里非常核心的人格代表之一。
何谓君子?
君子泛指有品德、有修养之人,是东方文化中的精神代表,是理想化的崇高人格。
这个称呼古已有之。一开始特指君王、贵族、士大夫等。
孔子认为,君子不应单指贵族或士大夫,而应指具有高尚品格的人。
具有什么样的品格才能被称为君子?孔子曾给出自己的见解: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人家不了解他,他也不生气。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君子耻于说得比做得好。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讲求和谐而不同流合污,小人只求完全一致但不和谐。
「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君子对于天下事,不刻意强求,不无故反对,一切按正义行事。
……
《论语》一书中,“君子”反复出现了109次。
在孔子看来,人并非生来就是君子。
只要一个人有所为有所不为,能够见贤思齐,见不贤内自省,如此,就能逐渐成为一个真正的君子。
《论语·雍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一个人如果他的品质胜过文采就会粗野,文采胜过品质就会浮华。只有文采和品质配合恰当,才是君子。
怎样才算“文质彬彬”呢?
较基础的品质即习得《周礼》中的六艺【礼、乐(诗)、射、御、书、数】。
孔子认为,君子要“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游于艺,就是寓教于乐。
以道为志向,以德为根据,以仁为依靠,而游憩于“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之中,人得以全面发展。
而通过熟练掌握这些技艺,畅游其中,人如同鱼儿自在游于水中一般,获得自由和愉快。
有品德,有信念,有担当,有才学,有雅趣。文质兼备,内外兼修,这便是君子应有的品格。
前一篇:《左传》·宣公·宣公元年
后一篇:《左传》·宣公·宣公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