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操作系统及其生态
(2022-09-22 12:00:00)分类: 军事与科技 |
关于芯片、操作系统和生态
2020-09-18 砍柴网官方百家号
10年前后生活水平的反差堪称日新月异。
中国科技的高速进步,引起美国的关注,而美国人一担忧,事情就会起变化。
中美贸易战逐渐演化成科技战、网络战,甚至金融战。
对于科技领域,特别是芯片、操作系统及生态的认知,多一些了解非常有益。
国产芯片业崛起,需要公众有更加成熟和理性的认知。
芯片制造为什么难?
芯片,就是集成电路。
同其他行业不同,芯片制造行业并不比芯片设计行业轻松,或者更难。华为具备芯片设计能力,但制造一般给到台积电、中芯国际等芯片代工厂。
芯片制造的难,是不断向物理极限挑战。
普通人关注的是芯片尺寸的缩小,CMOS器件出现了衰退,就要新的器件设计。
但芯片尺寸缩小之后,工艺难度会加大。
为了让尺寸缩小,分辨率更高,光刻工艺会采用浸没式光刻。所谓浸没式,就是让光源与光刻胶之间用水充当介质,这就对光刻机以及工艺提出更高的挑战。
尺寸的缩小不仅体现平面,还有垂直方向的。原子层沉积(ALD)技术,就是将薄膜厚度控制到只有几层原子。
工艺越先进,缺陷与失败的几率就越大。因此,越是先进的工艺,就越要保证工艺的稳定性。
芯片制造是一个成百上千步的过程,前步工艺调整,后步就要相应调整,而调整带来的影响都是未知的。需要工艺验证,会让芯片研发的周期延长。
大国竞争在于科技,芯片是顶级科技的结晶。
民用操作系统难在生态
操作系统是一组主管并控制计算机操作、运用和运行硬件、软件资源的系统软件程序,是计算机系统的内核与基石。
在国防设备上生态不那么重要,它不需要与外国产品在市场上竞争。
但商用操作系统推出后,市场上缺少兼容它的软件,又缺少兼容它的硬件,用户如何使用它?
生态,是操作系统厂家最大的商业壁垒。软件开发者和硬件开发者越愿意开发兼容这个操作系统的产品,它的市场地位就越稳固。
如果已经有一个操作系统占据了市场上这个生态位,就很难有机会改变它的地位。
想发展新的操作系统,必须有以下契机出现:
1.出现了新的战场。比如微机市场之外又出现了手机。当前的汽车操作系统,就很有前景。
2.旧的市场霸主出现了大危机。这个可能性非常小。
3.一国市场闭门造车。不进口国外硬件和软件,彻底闭关锁国、脱钩。
还有一条路:参与当前占领支配地位的开源操作系统社区,提高在社区中的话语权。
创新决定未来
卡脖子不是今天才有的。当然也有与苏联关系的窗口期,与美国关系的窗口期。但总体上,我国还是以独立自主为主,基础在后起的国家中,算是比较牢固的。
脖子被别人卡的越紧,越是突破赶超的关头。只有创新才能决定未来。尤其是源头创新与关键核心技术的创新。比如,光刻机被科技部列为首位的“卡脖子”技术,第二位才是芯片。
光刻,就是用头发丝千分之一粗细的光线作为刻刀,在晶圆上雕刻原子,形成所需要的图像。这些图像最终汇聚成芯片、传感器等集成电路电子元器件。光刻有几个指标是很难做到的,首先是对准。有人这样比喻:光刻就像两架大飞机从起飞到降落,始终齐头并进,一架飞机上伸出一把刀,在另一架飞机的米粒上刻字。目前最先进的光刻机对准精度,相当于月球有一个硬币,站在地球上的人一枪就能打中它。
这个难度系数非常高,我国目前在20多nm的领域,已经赶上来,精度到几个nm的技术,还有不少差距。
有人说,中国挺不容易,不管什么领域,都得做到前面去,不做到前面去,可能就被别人卡脖子。这是没办法的事,中国体量太大,无法像小国一样靠“买买买”过日子。
(特约作者 陈力坤 花无缺)
前一篇:《左传》·文公·文公四年
后一篇:《左传》·文公·文公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