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之伤
(2022-09-21 12:00:00)分类: 军事与科技 |
原生家庭之伤
2022-09-16 联合早报 作者: 卓涵
面对患有心理疾病的咨询者,心理咨询师一定会问起他们的家庭,想在追溯中看出一点端倪。回顾童年时光,不是为了寻找罪魁祸首,而是为了帮助他们从原生家庭的爱恨交织中走出来,以获得更强大的精神能量。成年人的心理问题往往与不幸的童年相关。弗洛伊德曾说:“人的创伤经历,尤其是童年创伤,会影响人的一生。”
日本推理小说家东野圭吾的《从前我死去的家》,是关于家庭创伤代际传递的悲剧。沙也加经常虐待年幼的女儿。她懊悔却无法自制,觉得这样的行为和自已的过去有关。但她对童年时光毫无记忆。为此,她请前男友和她一起前往养父生前常独自前往的地方:一栋废置的老别墅。沙也加逐渐解开尘封的记忆:祖父启一郎是法官,期望沙也加的父亲雅和也做法官。雅和也屡试屡败,性格严重扭曲,变成一个家暴者。年幼的沙也加天天遭受父亲的猥亵。最终,哥哥为了保护她,放火烧死了父亲,自己也葬身火海。沙也加选择封闭过去,是一种自我保护,称作“选择性遗忘”。她以为忘了就等于不曾发生过,但伤口不会自愈。真相浮出水面,沙也加就释然了。她挥别过去,开启新的人生。
原生家庭影响着一个人的核心信念与行为。然而,它作为一个外在因素,影响不是全部,每个人还有自主选择的内心世界。若将所有的不幸都归咎于原生家庭,就是逃避自己的责任。每个人的人生剧本,不是父母的续集。即使童年时光千疮百孔,依然有翻牌逆袭的机会,只要勇敢正视创伤,直面伤口,剜掉烂肉,就有治愈自己,重获新生的机会。
前一篇:《左传》·文公·文公三年
后一篇:《左传》·文公·文公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