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32岁,已经退休十年

(2022-05-14 12:00:00)
分类: 经济
我32岁,已经退休十年
2022年05月05日转载自“惊蛰青年”公众号

上世纪60年代末,美国作家乔·多明格斯辞去在华尔街的工作,在他31岁那年正式退休。他把这一切,归功于自己的一套“财务自由”方法论。他与同伴维姬·罗宾,将乔·多明格斯的这套方法论,总结成为一本书——《要钱还是要生活》。这本现象级“爆款”书,掀起了美国“经济独立,提前退休”运动,影响力波及全球。

近年来,中国部分“高质量”劳动者凭借时代红利,得以迅速实现财务自由、提前退休;同时,35岁职场危机潮让“提前退休”成为现实问题。


金钱是什么?

要想财务自由,首先得回答一个问题:金钱是什么?

上世纪80年代,乔·多明格斯抛出了这个问题。

“钱是什么?我们从没问过这个问题,因为我们以为自己知道答案,但我们真的知道吗?”
“喏,这是一张纸。”他打开打火机,准备点燃这张“纸”。
全场观众都屏气凝神,多明格斯在“纸”即将被点燃的那一刻关掉了打火机:“从你们的反应可看出,显然,它不只是一张纸。”
有观众说:“金钱是价值存储手段,你可以把它存起来,改天再用。”
多明格斯:“是的,但如果泡沫破裂、政府失能,恶性通货膨胀显现,昨天能买一头牛的钱在今天连一升牛奶都买不到,那会发生什么?或许,金钱的价值一夜之间会消失得无影无踪。”
有观众说:“金钱就是地位。”
多明格斯:“是的,但不总是。外貌、才智或声誉,恐怕比暴发户更令人尊敬。”
还有观众分析:“金钱是一种交换媒介。”
他回答:“很好,那我把这100美元给你,就可以买下你的老婆吗?”
金钱作为交换媒介的前提,是双方就它的价值达成协议:在食人鱼的眼中,金钱的价值或许连一张纸都不如。
多明格斯给出的答案:“金钱是你用生命能量去换取的东西,你出卖时间换取金钱。”在这套交换秩序下,你与“高质量”劳动者的区别只不过是他们出卖时间的价格是一个月10万元,而你是一个月1万元。
我们或许也可扪心自问:你愿意花多少生命能量换取金钱呢?

更有意思的一个对金钱的比喻是:金钱是一场共同游戏:在这场金钱游戏中,购物中心、手机App、网站的设计宗旨都是抓住我们的注意力与手里的钱,“它们利用了我们的不安全感与渴望”。
时尚也是这场游戏的一部分,广告里的模特照传递出的讯息是:“快来买同款!”我们对金钱的很多想象,也是这个游戏所设计的一部分,比如:“谁赚得更多、谁临终前消费得更多,谁就赢了。”
这个游戏里也有“坏蛋”,“他们是督促我们老老实实玩游戏的个人财务妖怪:生活成本、通货膨胀、经济衰退与经济萧条”。我们作为社会成员,被迫卷入这场游戏,“假如玩家失去兴趣,游戏就崩溃了——这让社会感到惊恐”。
不过,认识到这是一场游戏,我们好歹能有意识地选择什么时候玩金钱游戏,什么时候不玩。


FIRE,一场高门槛的中产游戏

财务自由并非一个无限大的天文数字,而是一种你觉得足够的状态。

个人需求越少,财务自由越易实现,付出的生命能量也就越少。

这样一来,财务自由就成了一道个人需求的选择题:《要钱还是要生活》。如果把对房产、汽车等需求砍掉,只保留最基本的需求,你就能尽早提前退休、收获自由。

该书提出了一个财务自由公式——4%法则
假设一个人每月固定开支6000元,一年开支7.2万元,那么,他要准备的“退休金”就是180万元,用这笔钱产生的投资回报来覆盖所有固定开支。

可惜,它仅仅适合中产以上人群。大约50%的美国家庭,年收入超过5万美元;另外大约50%的美国家庭,年收入更少。美国普通家庭即便“降低物欲”、每年可能也要花费3.6万美元购买必需品,一年只能攒下1.4万美元,这个家庭大约要64年才能实现财务自由。中国的绝大部分家庭,更不可能靠4%法则走向财务自由。

所以,FIRE人士称为“休闲贵族”。中国的FIRE人士门槛更高,比如,一些家底厚的富二代、全职主妇或主夫,以及靠时代红利投资房地产、金融产品等“淘到金”的人。那些白手起家、完全靠自己工作攒钱的,占比很小。

FIRE人士内部,也区分胖FIRE、瘦FIRE与咖啡师FIRE:一类是孜孜不倦、存款充足的“胖FIRE”;一类是省吃俭用、过极简生活的“瘦FIRE”;还有一类是存款差一点、靠兼职来凑的“咖啡师FIRE”。


普通人能财务自由吗?

普通人若把个人需求降到最低,就能实现财务自由吗?

艺术家唐冠华:当然有可能。他22岁辞去广告公司的工作,揣着2000元就住进了崂山。退出金钱游戏。开始了一种自给自足的生活实验,即依靠双手来满足个人需求。“石头房”是自己砌的,屋里摆放的生活用品,大多是他动手制作的。25岁那年,他得到一个公益基金会的支持,搬去距离福州市高铁站28公里的关中村,在旁边的几百亩空地上,建立了“南部生活社区”。在这片空地,他得以全面展开自给自足的生活实验。他建了一座半圆形的穹顶屋——在当地找100根左右的天然木材作为建筑材料,花了一周左右的时间,除了人力几乎不产生其他成本。据唐冠华介绍,当时,70%的生活必需品,他都能自给自足。
上世纪80年代,在美国阿肯色州,一对夫妇还践行了教育上的“自给自足”,他们养育的19个孩子采用的均是家庭教育。
自给自足的群居生活,是前辈创造的极古老生活方式。
唐冠华对“财务自由”的定义是:一块9—20平方米的建设用地,搭起一个居所;一块2亩左右的耕地,种上粮食、蔬菜等,就能养活自己。再养殖一些家禽、种一片果园,就足以应付突如其来的意外。

当然,这一切跟金钱一点儿关系都没有。唐冠华的“退休”秘诀是,将个人需求压缩到最小,再最大程度地靠双手满足自己的需求。提前退休不是关键,关键是,你要用这些多出来的“自由”时光干什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