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写书的、卖书的不成生计:古罗马时就这样

(2022-05-13 12:00:00)
分类: 国际
“越有钱越买书,卖书的却没钱赚?”古罗马就这样了
2022年05月05日  新京报书评周刊

图书市场调查:越富裕的家庭买书越多,然而作家、独立书店却很难靠卖书赚钱养活自己。
这一现象伴随着书籍的诞生就已出现,历史悠久。
古罗马时期:文化只是爱好者的消遣,作家都该找一份正经工作。
古罗马的贵族们尊重知识和文化,但鄙视教书。悖论在于:学很高尚,教就不高尚了。

没钱的作家,有钱的读者

在古罗马,能否弄到书主要看人脉。
古代没有图书产业和市场,图书流通全靠朋友加抄写员。
在私人藏书馆时代,跟朋友借,找家奴抄,有人专门做抄写员。作者写完一本书会找人抄若干份,四处赠送。一旦作者将新作“分发”出去,书就成了公版书,谁都能拿去再抄一本。那时压根不存在类似知识产权或版权的东西。
不好的书,经过这一个波次就销声匿迹了。好书会形成后续不断的波次,范围一波大于一波。
英国文人约翰逊博士说过:谁写书都是为了赚钱,只有傻瓜除外。我们不知道古代作家的脑袋瓜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但他们所有人从一开始就明白,靠卖书一分钱都赚不到。1世纪,幽默作家马提亚尔埋怨道:“我的书只能靠免费讨人喜欢。”
将自己的演讲稿和散文抄那么多份的人,到底图什么?政治野心,更有名,社会影响力;打造公众形象,确保朋友和敌人了解自己取得的成就。图的无非是荣耀、显摆和恭维。书可以确立或巩固声望。
文学作品自由流通,作者自愿赠送或借阅到感兴趣的人手中,以此圈出一小群文化精英,这些人愿意接纳并庇护出生低微、才华横溢的自由民或奴隶。
古罗马文学始于外国人、奴隶,后来出了几个本土作家。他们只写宏大主题的散文。当时不允许外国人写有关古罗马法律或传统的作品,好出身的古罗马公民如果花时间去写诗,也会被视为不成体统。从那时起,从卡拉瓦乔到凡·高,从莎士比亚、塞万提斯到热内,杂耍艺人、音乐家和艺术家始终地位低下。
拥有合法权益的古罗马公民如果愿意,是可以从事文学和艺术活动的,条件是偶尔为之,尤其是不能以盈利为目的。对富贵人家来说,以文字为生并不体面。知识只要跟盈利沾上边,立刻就成了有损声名的坏事。那时,需要大量学识的纯智力型行当,如建筑、医学或教育,都是下等人在做。古代学校的老师大部分是奴隶或获释奴隶,工作低贱,被人瞧不起。贵族们尊重知识和文化,但鄙视教书。悖论在于:学很高尚,教就不高尚了。
没想到,在数字革命时代,文化只是爱好者的消遣这一古老思想重获新生。

古罗马的女性可以读书习字吗?

当文化开始在上层社会扎根时,藏书者中出现了女性。在古罗马上层社会家庭,有学问的女性很常见。
罗马贵族会让女儿接受教育,他们通常不是将女儿送去学校,而是请家庭教师。
知识的最高几级台阶是女性的禁区——高等教育只对男性开放。好人家的女儿不上修辞课,不去希腊进修语言,不去雅典卫城旅游,也不远离父母。家中兄弟在欣赏希腊雕像、享受希腊爱情时,少女们正忙着找丈夫。古人认为:婚姻之于女性,就像战争之于男性,符合各自真正的本性。
古希腊男人习惯把女人留在家里,独自去赴晚宴,花钱让高级妓女伺候着,直到天明。
古罗马女性可以走出家门,去赴晚宴。对丈夫而言,妻子能与其他赴宴者展开智慧的交谈,这点非常重要。

求知路上的暴力和血腥

血腥美学和对极端暴力,早在古罗马就有了追随者。
那时,适逢宗教迫害的黑暗年代。执政当局无数次迫害基督徒。凶残的故事中也透露出学校生活的阴暗面。体罚从未在古罗马教室中消失。公元后不久,仁爱教育、寓教于乐的捍卫者出现了。他们更希望以奖代罚,努力唤醒孩子的求知欲。我们知道有些老师开始为学生制作教学玩具;为了奖励学生刚开口发出的磕磕巴巴的拼读,学生学什么字母,老师就给他们吃什么字母形状的点心和饼干。看到如此宽容的场面,恪守老规矩的人立马跳了出来:您等着瞧!如果孩子们边学边玩,那么罗马就要走下坡路。看来新式学校和旧式学校之争自古有之。

本文摘编自《书籍秘史》。 作者:[西班牙] 伊莲内·巴列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