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冠疫苗
(2022-03-26 12:00:00)分类: 军事与科技 |
高福:疫苗可分为7类。
1.灭活苗。所谓灭活,就是养病毒,病毒长起来后用化学试剂把它杀死,制成疫苗。
2.弱毒苗,把病毒驯化,让它没那么强的毒力,但保持病毒的基本特征,是活的,再对它进行免疫。
3.腺病毒载体疫苗,用另一个病毒,把冠状病毒能获得免疫力的成分带进(人体)去。
4.重组亚单位蛋白疫苗,用生物工程技术,把激发免疫力最关键的一段抗原在体外大量制备。
5.mRNA类疫苗,美国的Moderna、德国的辉瑞疫苗都属于这一种。【核酸疫苗:包括mRNA疫苗和DNA疫苗,将编码S蛋白的基因,mRNA或者DNA直接注入人体,利用人体细胞在人体内合成S蛋白,刺激人体产生抗体。相当于把一份记录详细的病毒档案交给人体的免疫系统。优点是:研制时不需要合成蛋白质或病毒,流程简单,安全性相对比较高。缺点是:无成功先例,多数国家无法大规模生产,价格较贵。】
6.DNA疫苗,现在仍处于全球研发阶段。
7.纳米颗粒疫苗。
我国布局了5条技术路线:灭活苗、腺病毒载体疫苗、重组亚单位疫苗、流感病毒做载体的疫苗、mRNA类疫苗。
新冠疫苗mRNA可逆转录为DNA 转基因人要来了吗?
2022年03月17日 科普中国网
近日,瑞典大学最新研究表明新冠疫苗 mRNA 可逆转录为 DNA。
这一新闻瞬间冲上热搜。
近两年来,我们一直被告知,包括辉瑞和 Moderna 在内的mRNA 疫苗不会与人类细胞 DNA 整合。
现在瑞典大学证实这样的消息,将会对人类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
01,瑞典大学的结论是否可靠?
首先:这个结论可靠,但是和大家的认知可能不大一样。
结论是什么?mRNA疫苗可以逆转录成为DNA。但是否整合到基因组?未知。
其实比这篇文章更让人吃惊的是另一篇,发表在PNAS上的,认为SARS-CoV-2病毒是可以整合到基因组。
mrna疫苗本身是用了SARS-CoV-2的一个片段(spike),那么,就不能排除这种风险。
02,mRNA疫苗逆转录成为DNA
逆转录(reverse
transcription),是以RNA为模板合成DNA的过程,即RNA指导下的DNA合成。
Howard Martin Temin因此而获得了1975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其实,新冠mRNA疫苗出现伊始,就有人担心mRNA逆转录成为DNA。
因为,甭管是什么mRNA疫苗,本质上就是mRNA,无法排除掉在体内被逆转录酶给逆转录成DNA的问题。
mRNA疫苗在新冠之前,只存在于“概念或实验室”中,没有走上临床。新冠来了,mRNA疫苗被迫上场,一次性突破了很多限制走到了人类中,那么对其现实中的关注就必然的了。
去年,pnas第一次发现SARS-CoV-2被逆转录成了DNA。
这次的研究,再一次佐证了这个结论:mRNA的确逆转录成为DNA了。
这时,还有一个问题:逆转录后的片段,是以游离状态存在,还是整合到了基因组上?
03,争议:游离DNA,还是整合到了基因组?
要是前者,还好,毕竟人体中游离DNA还是蛮多的,我们还用了很多。比如癌症中会有游离DNA。
但如果这个DNA是整合到基因组上呢?那就麻烦了。
对这一点,两篇文章结论不一。
在2021年的文章上,作者认为SARS-CoV-2的确整合到了基因组上了。
但在这篇文章里,又说没发现整合到基因组上,只是观察到了逆转录。
04,争议意味着可能有两种后果
1.逆转录成为DNA。这意味着:
优势是:mRNA疫苗可能并没有那么快降解。毕竟逆转录成为DNA后,更加稳定,能长效发挥。
劣势是:一段长期停留的DNA,会持续产生影响,对于免疫是一种消耗,过度免疫可不是好事。
2.整合到基因组呢?那是个很危险的事情。
首先,DNA会插入到基因组什么位置?
转基因最怕随机插入。你以为插入到的安全区,可能并不安全。如果插入到基因中,可能破坏基因功能,引发严重疾病。
其次,整合到基因组,就意味着可以稳定遗传,一代一代走下去。这就更麻烦。人类进化了这么多年,才形成了30多亿碱基对。要是人工往里面添加DNA片段,就意味着转基因人出现了。
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不过,真发生了也没办法,毕竟人类基因组中也有10%左右的病毒基因。
现在这两篇研究的核心争议是:到底有没有整合到基因组上?
05,补充说明
为什么把这两篇文章放在一起?因为,mRNA疫苗本质上是把SARS-CoV-2的一部分放到了mRNA疫苗载体上。
二者存在相同的片段,如果可以整合,理论上并没有本质上区别,所以才需要关注。
前一篇:《夜航船》·政事部·受职
后一篇:《夜航船》·政事部·致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