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不放弃“动态清零”策略
(2022-03-16 12:00:00)分类: 军事与科技 |
美媒 为什么中国不放弃“动态清零”策略
2022-03-09
美国彭博社3月8日文章,原题:为什么说中国不容易放弃“动态清零”策略
在医疗保健系统没有做好充分准备的情况下,背离“动态清零”策略有可能导致一场公共卫生危机。
去年10月中旬,几十例感染病例很快令3万人口的额济纳旗医院不堪重负。政府不得不用火车将140多名病人转到1000多公里外的呼和浩特。但不久,呼和浩特也开始寻求帮助。
中国庞大而零散的医院网络很脆弱。如果像世界其他地方一样放任疫情蔓延,就可能出现前所未有的病例和死亡。所以中国不愿接受新冠疫情的地方性流行。
如果中国重新开放边界,医疗系统肯定会受到很大的挑战。中国的医疗资源有限,无法面临巨大的压力。
去年12月初,资深流行病学家梁万年表示,把新冠病毒的感染率和14亿人口相乘,就是一个重症和死亡的绝对大数字。必须加以控制。
过去两年,中国报告的新冠肺炎死亡不到5000人,而美国则有95万人死亡。
2020年中国平均每1000人只有不到3名医生,关键的挑战是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农村的约5亿中国人,获得医疗资源和医院床位的机会比城市居民要低得多。大多数城市设有专门收治从肺结核、艾滋病毒感染、肝炎等传染疾病的医院。这种模式与“动态清零”政策配合良好的部分原因是医院能够集中力量治疗少数患者。
疫情初期,中国迅速建立了临时(方舱)医院和隔离设施,但其中大部分已被拆除或停用。国家已要求大医院提高及早发现和控制传染病的能力,治疗仍应集中在定点医院。
后一篇:《夜航船》·选举部·谏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