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
(2022-03-12 12:00:00)分类: 军事与科技 |
宇宙 (所有空间、时间、物质的总称)
宇宙(Universe)在物理意义上被定义为所有的空间和时间(统称为时空)及其内涵,包括各种形式的所有能量,还包括影响物质和能量的物理定律。
大爆炸理论估计,空间和时间在137.99±0.21亿年前的大爆炸后一同出现。空间在不断膨胀,当前可以看见距离地球465亿光年的天体,在138亿年前产生的时候距离地球比当前更近。
整个宇宙的大小尚不清楚,“可观测宇宙”直径估计为930亿光年。
多重宇宙论:一个宇宙是一个尺度更大的多重宇宙的组成部分,各个宇宙本身都包括其所有的空间和时间及其物质。
中文名 宇宙
外文名 Universe Cosmos World
别 名 九天、太虚、天外
定义
物理宇宙为所有的空间和时间(统称为时空)及其内涵,包括各种形式的所有能量【电磁辐射、普通物质(行星、卫星、恒星、星系、星系团和星系间物质等)、暗物质、暗能量等】,还包括影响物质和能量的物理定律【守恒定律、经典力学、相对论等】。
中文词源
“宇”和“宙”都指房屋部件,引申为越来越大的“宇宙”概念,宇指代空间,宙指代时间。
宇,屋檐也。渐指整座房屋、国家或天下,一个大而多变的空间范畴。
宙,栋梁也。渐指天空。
“宇宙”连用,“宇”代指一切空间,“宙”代指一切时间。宇宙是标准的时空:上下四方曰宇,往古来今曰宙。无限大。
外文词源
古希腊哲学家的"宇宙"一词是τ πν、té p
ón("全部"),定义为所有物质和所有空间,以及τ
λον、té hélon("所有事物")。
宇宙的英语“universe”起源于古法语的“univers”(源于拉丁语的“universum”)。
概念
对宇宙及其起源
古希腊人和古印度人:由物理定律主导而非个人观点的宇宙理论。
中国古代哲学:宇为所有的空间,宙为所有的时间。
现代宇宙学始于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更具体的是指大爆炸理论。
神话传说(略)
哲学模型
希腊最早的哲学家指出,现象可能具有欺骗性,并试图理解现象背后的基本现实,指出了物质改变形态的能力(例如,冰化为水,水蒸为汽),认为世界上所有的物理材料都是被称为始基的单一原始材料的不同形式。恩培多克勒的四元素(地、水、气、火)元素说非常受欢迎。柏拉图认为所有事物都是由数字构成的。留基伯及其学生德谟克利特提出了原子说。
虽然赫拉克利特主张永恒的改变;巴门尼德提出所有的变化都是一种幻觉,真正的基本实体是永远不变的,是单一性质的。亚里士多德通过提出一个潜在的可计数无穷大的概念,与永恒不变的时间循环不同,他认为世界范围被天球面所限定,天体由第五元素“以太(ether)”构成。
时间有限主义的概念受到三种天启宗教,包括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
前一篇:《夜航船》·选举部·滥爵
后一篇:《夜航船》·选举部·官制(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