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5条阅读规则

(2019-01-05 06:00:00)
分类: 艺术
15条阅读规则 | 读书不得法,再多亦枉然
2018-11-20  商务印书馆  原标题:分析阅读十五法——《如何阅读一本书》

核心提示: 这些规则只是衡量阅读层次的理想标准。我们需要做的是做一个好读者,懂得依照一本书的特质,运用不同的阅读技巧来阅读。

《如何阅读一本书》的作者是[美] 莫提默·J. 艾德勒、查尔斯·范多伦。从1940年第一版问世至今,被译成多国语言,畅销全球,经久不衰。

分析阅读,就是全盘阅读,在无限的时间内完全读透一本书。阅读一本书,需要阅读技巧来指导。

1.找出一本书在谈什么

规则一:依照书本的种类与主题作分类。这需要从书名、序、目录、前言等入手。
规则二:使用最简短的句子说出整本书在谈些什么。
规则三:将主要部分按顺序与关联性列举出来。将全书的纲要拟出来之后,再将各个部分的纲要也一一列出。
规则四:找出作者在问的问题,或作者想要解决的问题。

2.诠释一本书的内容

回答两个问题:这本书详细的内容是什么?作者是如何写出来的?

规则五:诠释作者使用的关键字,与作者达成共识。关键字(排除日常用语,作者开诚布公的强调,用字体或记号强调的字,以及专门用语)
规则六:将一本书中最重要的句子圈出来,从中找出作者的重要主旨
规则七:找出书中说明重要论述的段落,如果没有这样表述,你需要架构出来。

从这一段或那一段中挑选出句子来,整理出前后顺序的主旨及其组成的论述。从相关文句的关联中,设法架构一本书的基本论述。找出作者的论述,重新架构这些论述的前因后果,以明白作者的主张。

规则八:确定作者已经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是未解决的。在未解决的问题中,确定哪些是作者认为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

3.像沟通知识一样地评论一本书

回答两个问题:这是真实的吗?有意义吗?

阅读一本书是一种对话。

主动的阅读不会为了已经了解一本书在说些什么而停顿下来,必须能评论,提出批评,才能算是真正完成了这件事。

最能学习的读者,也是最能批评的读者。

A. 智慧礼节的一般规则

规则九:除非你已经完成大纲架构,也能诠释整本书了,否则不要轻易批评。(在你说出:“我读懂了!”之前,不要说你同意、不同意或暂缓评论。)
规则十:不要争强好胜,非辩到底不可。
规则十一:在说出评论之前,你要能证明自己区别得出真正的知识与个人观点的不同。

B. 批评观点的特别标准

规则十二:证明作者的知识不足。

作者缺少某些与他想要解决的问题相关的知识。

规则十三:证明作者的知识错误。

作者理念不正确,其论点与事实相反或不可能。

规则十四:证明作者的不合逻辑,推论荒谬。

通常有两种,一种是缺乏连贯,另一种是事实变化前后不一致,作者前后矛盾。

规则十五:证明作者的分析与理由是不完整的。作者并没有解决他一开始提出的所有问题,或是他并没有尽可能善用手边的资料,或者他没法让自己的想法与众不同。

4.辅助阅读

阅读的辅助工具与手段主要有以下四点。

第一、相关经验。主要分为一般经验与特殊经验。

特殊经验(最佳的例子是在实验室中进行的实验,但也不一定需要有实验室)主要是与阅读科学性作品有关。

第二、其他的书。

阅读其他的书可以帮我们阅读某一本书。尤其对于所谓的巨著.许多伟大的作品不只互相关联,而且在写作时还有特定的先后顺序。阅读前一位的作品可以帮助你了解后人的作品。

第三、导论与摘要。

第四、工具书。最主要的有两种:字典与百科全书。

这些规则只是衡量阅读层次的理想标准。我们需要做的是做一个好读者,懂得依照一本书的特质,运用不同的阅读技巧来阅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