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春”的含义

(2014-10-28 12:00:00)
标签:

文化

分类: 历史

三春的含义

2014-9-13   李铁


    什么是三春?这是个争议比较大的问题。一直有很多种解释,有人干脆认为,这是个红楼死结


    三春的争议(小标题)


    有人统计,《红楼梦》提到三春的地方共有7处,脂砚斋的评语中有1处。最让人难忘的是秦可卿死的时候托梦给王熙凤,她说:三春过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


    关于三春,一直有很多种解释。有的人认为,三春是指贾家四艳中除了元春之外的三个。指元春的三个妹妹迎、探、惜。还有人认为三春是排行第三的探春。这些说法受到质疑,好像贾家四艳中任意三个,就可以叫三春。也有人认为,三春一词在古典诗词中多为孟春、仲春、季春,是三个月的泛词,也就是九十春光的意思。因而,三春一般都理解为三个月,九十天的春天过去了,百花凋落了,并无深意。刘心武认为:三春是指乾隆初年贾家三年好时光的含意,也许是受到了周汝昌先生的影响,后来刘心武又改变了看法,他认为三春三春事业,是指废太子胤礽的儿子弘皙认为自己比较,在北京昌平成立了第二政府,后来他被乾隆消灭了。弘皙以月自喻,他们正好在乾隆初年也闹了三年。


    有人认为,三春是指乾隆初年,那几年正好曹家正好也过上了好日子。在清朝的时候就有人这么说,但没有什么证据,很容易被驳倒。过去人们连《红楼梦》写了多少回都不能确定,当然也不能知道什么是三春


    小红虽然没说三春,但是说了和秦可卿极为相似的话:也不犯气他们,俗语说的千里搭长棚——没个不散的筵席,谁混一辈子呢?不过三年五载,各人干各人的去了,谁还认得谁呢?脂砚斋批注:此时写出此等语言,令人堕泪。由此可见,这就是曹雪芹所感叹的三春。对于三春,脂砚斋也十分感慨,也是经过的人。


    看到这里,人们应该明白,三春三秋都是时间概念。三春三秋指的是三个春天三个秋天


    曹家三年的好日子(小标题)


    其实,从字面上看,三春的意思很明确,就是三度逢春,也就是三年好日子的意思。但三春并非是指三春事业,而是指雍正末年和乾隆最初两年。因为是指皇权,弘皙绝不可能以月自喻,这是后人的意见。弘晳肯定认为自己是,乾隆才是。有关资料表明,乾隆朝两个皇帝并存、曹家参与宫廷政变等事情纯属子虚乌有。


    雍正末年和乾隆皇帝即位后的头两年里,曹家的政治环境和经济生活得到了很大改善。乾隆追封曹頫的曾祖父曹振彦、叔祖父曹尔正为资政大夫。曹頫的外甥福彭协办总理事务,后来又任正白旗满州都统,当了很大的官。曹頫的姑夫傅鼐任兵部尚书和刑部尚书,后来又改任正蓝旗满州都统。曹頫的侄儿曹天祐也担任了州同知。这都和秦红玉当贤德妃有关。


    秦红玉一死,曹家几门亲戚又开始出问题。乾隆4年,与曹家关系甚密的怡亲王允祥之子弘皎因参与谋逆案被查,曹家因此受到牵连,乾隆的怒火接二连三牵四挂五火焰山一般,除根务尽,却又不留痕迹,使曹家以后的档案材料突然中断,从此彻底败落。


    正看《红楼梦》虽然是一部小说,但反着看它有一定历史性。至若悲欢离合,兴衰际遇,则又追踪摄迹,不敢稍加穿凿,徒为供人之目而反失其真传也。通过这部有一定历史性的小说,我们也可以发现什么是三春


    《红楼梦》时间性非常强,花开花落,非常明确。林黛玉说,大观园修建用了约1年时间,大观园到元春省亲才修好,也就是说,元春省亲前,是1年时间。扣除贾琏娶尤二姐的故事,从元春省亲开始算,到八月十五异兆发悲音品笛感凄清,应该是18个多月。前后有28个多月,从秦红玉入宫算来,正好历经了3个春天。


    这一点从元春省亲描写上也可以看出来。元春省亲是宁荣二府的头等大事,宁荣二府专门为元春省亲修建了大观园,贾母也大妆,提前好几个小时等元春,《红楼梦》一定会记录元春省亲的。但在《红楼梦》前78回,记录元春省亲的事只有两次,一次人们众所周知的元春省亲,一次是老太妃病了,后来又死了,皇上不让省亲。除此之外,再没有省亲的记录。省亲应该是每年一次,加上第一年修大观园,也应该是三春。曹家在乾隆初年有几年短暂的复兴,这也是符合历史事实的。


    乾隆的竞争对手(小标题)


    雍正朝无太子,传位诏书是放在北京乾清宫的正大光明匾额后面,雍正死了以后才宣读。但在康熙61年的时候,康熙见过乾隆,而且康熙非常喜欢乾隆,史料档案也记载,康熙见过乾隆之后,把乾隆养育在宫中,亲授书课。据说康熙传位给雍正,很大程度也是想传位给乾隆。过去认为,雍正是靠阴谋诡计夺得皇位的,资料档案显示,这种说法并没有根据,雍正登上皇位完全是康熙的意思。


    雍正第一年就决定传位给乾隆,雍正十一年时,乾隆被封为和硕宝亲王,开始参与军国要务。乾隆真正意义上的竞争对手并不是弘晳,而是弘时。弘时也是雍正的儿子,比乾隆大而且育有子女。但弘时和雍正竞争对手关系比较好,平时也不太谨慎,雍正和乾隆都很不喜欢弘时。几次祭祖,雍正都是让乾隆去的。当时乾隆将继承皇位的态势已经非常明朗。乾隆虽然不是太子,但拥有太子的地位,他也和太子一样住在东宫。当然,没当皇帝之前,还没有乾隆的说法,只能叫他弘历。乾隆5年,弘时被赐死,乾隆彻底消除了这个隐患。


    在《红楼梦》中,元春才选凤藻宫的时候,贾政又到东宫去谢恩了,就是去感谢弘历。如果元春当的是皇妃,贾政是完全没有必要去东宫谢恩的。林黛玉初次入荣国府是残冬,荣国府经历了死封龙禁尉顽童闹学堂正照风月鉴等大事件,但只经历了一个冬天。


    所以,秦红玉进皇宫将近几个月时才选凤藻宫。她大约在宫里呆了3年,正好是三春。秦红玉先当王妃,后升格为皇妃。头一年乾隆还没当皇帝,秦红玉也没当上皇妃,曹雪芹写得也比较少,但才选凤藻宫之后,特别省亲和大观园修好以后,曹雪芹写得也比较细。


    曹家虽在雍正朝被抄家治罪,却由于秦红玉当上皇妃,在雍正末年和乾隆登基后的头两年里有过一段回黄转绿的小阳春,是符合史实的。这也是少年曹雪芹记忆最深的一段春梦,也是《红楼梦》的重要素材来源。三春过后,春梦就随云散了。


    什么是三秋?(小标题)


    省亲虽然是完全虚构的事,但根据《红楼梦》描写,元春省亲这一年有四月二十六日交芒种节,查《万年历》,从17001760年只有三个这样的年份,一是1706年,二是1725年;三是1736年。雍正抄曹頫南京的家时已知确是在1728年,省亲就只能是乾隆初年的事。曹雪芹感叹的也就是雍正末年和这乾隆最初两年的好日子


    但是在写《红楼梦》的时候,曹雪芹为闺阁昭传,虽然感叹的是三春,却是从三秋开始的。脂砚斋说:用中秋诗起,用中秋诗收,又用起诗社于秋日。所叹者,三春也,却用三秋作关键。” 


    第一次秋天是指贾雨春和甄士隐相会于秋天。在这次秋天,贾雨村做了诗,当时正值中秋,贾雨村不免对月伤怀,因而口占五言一律:未卜三生愿,频添一段愁。闷来时敛额,行去几回头。自顾风前影,谁堪月下俦?蟾光如有意,先照玉人楼。后来贾雨村又念到:玉在匮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贾雨村还口占一绝:时逢三五便团圆,满把晴光护玉盘。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贾雨村因此被甄士隐赞扬。这就是用中秋诗起 


    第二次秋天是指第37回《秋爽斋偶结海棠社蘅芜苑夜拟菊花题》。这个时候正是秋天,贾正点了学差以后,史湘云在蘅芜苑夜拟菊花题,宝玉和众姐妹在大观园写菊花诗、吃螃蟹。探春的海棠诗社也正是在这时候结社的,这就是所谓的起诗社于秋日了。


    第三次秋天是指第76回,贾府中秋开夜宴,贾珍听到异兆发悲音,贾母品笛感凄清。后来,林黛玉和史湘云在凹晶馆联诗,黛玉写出冷月葬花魂的句子,妙玉后来也加入做整理和收尾。所谓用中秋诗收,应该指的就是这里。 


    到第78回,三秋已过,《红楼梦》其实也已经结束。但现在很多人仍然不知什么是三春,厚厚一部《红楼梦》,曹雪芹主要不就写的三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