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灿烂千阳》主题诗歌——喀布尔
(2010-01-19 17:10:28)
标签:
诗歌文学感动情感 |
分类: 诗 |
灿烂千阳——喀布尔
翌平
啊,岩峰拥抱中的喀布尔,是如此美丽,
丛生的荆棘,‚让玫瑰花也羡慕不已,
那飞扬的尘土,迷住了我的眼,
但我却爱她,我们的熟识与爱慕源于同一片尘烟。
我的歌声在她姣艳的郁金香前驻足,
她森林的美丽让我满脸羞红,
从巴斯坦桥下流过的河水粼光闪闪,
愿真主保佑此美景,避开邪恶的眼神。
ƒ基尔兹选择通往喀布尔的小径而走向天堂,
因为她的群山带他走近那愉悦的上苍,
蜿蜒的城墙穿越要塞,像一条守卫的蛟龙,
每块城砖是如此贵重,远胜过沙哑干的异宝奇珍。
喀布尔的每条街道都让人眼花缭乱,
埃及的商旅和车队从这里横穿,
没人算得出,屋檐上悬挂过多少轮皎洁的明月,
更数不清院墙外,那一千个灿烂的太阳。
她喧嚣的早晨洋溢着花儿的欢歌,
幽黑的夜晚好像姑娘的乌发莹莹闪烁,
婉呖的夜莺如歌如诉,激情似火,
像燃烧的叶子飞扬着,尽展歌喉。
而我,在④贾哈娜拉和莎尔芭拉的花园中吟唱,
倾听着天籁之音,倾慕、赞美那葱郁的草场。
注释:
①
②波斯诗人喜欢把美丽女孩的睫毛,比喻成能够刺穿爱人的心的荆棘。
③基尔兹:传说中的伊斯兰教先知。
④贾哈娜拉和莎尔芭拉:都是莫卧儿帝国国王沙贾汗的女儿。
作者简介:卡勒德·胡赛尼(Khaled
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uct.aspx?product_id=20002398
灿烂千阳(A
关于不可宽恕的时代,不可能的友谊以及不可毁灭的爱。《灿烂千阳》再次以阿富汗战乱为背景,时空跨越三十年,用细腻感人的笔触描绘了阿富汗旧家族制度下苦苦挣扎的妇女,她们所怀抱的希望、爱情、梦想与所有的失落。《灿烂千阳》一书的主人公玛丽雅姆在阿富汗一个偏远贫穷的地方长大,她想上学,母亲却告诫她:“学校怎么会教你这样的人?一个女人只要学一样本领,那就是忍耐。”“忍耐什么?”“不用操心,”她母亲娜娜说,“需要你忍耐的东西绝不会少。”
继畅销过百万册的《追风筝的人》之后,胡赛尼在《灿烂千阳》里展现了半个世纪阿富汗妇女所要忍耐的种种。个人,要忍耐饥饿、病痛的约束。家庭要承受战争的创伤、难民的流离失所。国家要忍耐前苏联、塔利班与美国的战争。这是一部阿富汗忍耐的历史。
玛丽雅姆是个私生女,1974年,她15岁,母亲自杀。父亲强迫她嫁给喀布尔的老鞋匠拉希德。拉希德是小说里许多人性中暴力的源头。在流产六次后,玛丽雅姆不能再生育,她遭到拉希德的毒打虐待。小说的另一位女主人翁莱拉,是拉希德另一个妻子。在与前苏联的战争中,莱拉失去了两个哥哥。炸弹夺走了她父母的生命。她深爱的男孩也被迫逃离阿富汗。主人公生活里到处都是失落与绝望。
刚开始,两位妻子相互敌视,渐渐的,两人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越来越亲密无间。她们的友情在拉希德的虐待,国家的无情战火中留存。动人的情感成为小说的核心。两个女人苦难深重,某种程度上,她们庆祝塔利班的到来,希望能结束她们的苦难……
The
Kabul
Ah!
And
Her
But
My
And
How
May
Khizr
For
From
Each
Every
Through
One
And
Her
Her
Her
Ardent
And
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