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青岛悲观情绪自信心报纸泄气话育儿 |
分类: 郜媽琉璃心 |
大宇妈妈求问说他5岁儿子常常会说一些悲观的话,如鼓励他学习,说只要他努力就一定能成功,但他却会说:"没用啦,无论我再怎么努力,都得不到好成绩!";他还会“担心”入小学后同学会欺负他、老师不喜欢他。该如何导正孩子这种悲观心理?
通常容易有负面思维的孩子,多半都是自信心不足,不易接受挫折的孩子,他们在害怕失败下,难免就会悲观看待未来之事。当然,也以可能是有样学样,受到家人,总是在抱怨和说泄气话的悲观情绪影响。
我在青岛带孩子卖报纸筹款,买书捐助贫困区孩子时,很喜欢去观察一些新加入的小朋友。发现有些孩子特别开朗有自信,问他要拿多少份报纸去卖?孩子多会主动比出个10;有些孩子,则瑟缩在父母身后,问他要几份他就抬起头来看爸妈,爸妈通常都会说:"就先拿上一份吧,这孩子胆小,这一份都不知卖得了卖不了呢!"碰到这样的孩子,义工妈妈们都会鼓励他:"加油!只要敢大声喊,这份报纸肯定很快就会卖出去!"
不知是否是义工妈妈们,这正向鼓励的话语起了作用,这个在父母心里"胆小"的孩子,通常都会很快的将这份报纸卖完,然后欢天喜地的再来拿报纸去兜售。甚至有一个孩子,在加入几次卖报活动后,成为卖报绩效常保最优的小报童呢。
可见,如能在日常生活中,多给孩子创造一些"成功经验",是有助于帮孩子从悲观泥淖中拉起来的方式。
不妨从观察孩子兴趣所在处着手,然后去安排一些较易成功的事让孩子去尝试,然后再慢慢加深困难度,相信孩子"成功经验"多了,自信心增加后,自然就会脱离悲观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