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潜原则」
文:郜莹
一位女友有午休的习惯,她不管参加任何餐会活动,不论作主人身分地位如何,到了她午休的时间点时,她就会起身告辞;另一位女友则是晚上十点必上床休息,因此每到九点她一定会告退离席;还有一位经常到处旅行的女友,她从不帮别人「顺便购物」,无论请托的人与她交情如何,她都一律拒绝。
初认识这三位朋友的人,都觉得这她们「不随和」、「不够意思」,认为一个午觉不睡,一个晚上迟眠没啥大不了的,她们没必要因坚持个人习惯,而扫了大家聚会的兴致;也无需如此「小气自私」不肯「顺手」助人,然而在跟这三位朋友交往久了后,却发现这种在交往之初,就清楚明白让旁人知道自己「底限原则」的人,反较一些看起来随和、好说话的人,更容易成为长久的朋友;并且久而久之,大家都「习惯」了她们的原则,再也不会有人去烦她,她们也因此减少了一些人际交往上的困扰。
在处理公婆、姑嫂、丈夫等亲友方面也需一开始就明示「底限原则」,因为人心多半如此,刚开始每个人都想一再去探知,看对方究竟可以忍受到什么程度,你越是不吭声,大家就当作你是心甘情愿。
有一位女友,在初婚时就跟丈夫明说清楚,基于需要个人自在空间,平日可以接受多少次的与夫家公婆一起出游,若超过这个次数除非是有很特殊的理由,那她就可以有选择不参加的自由,丈夫不得有异议;丈夫也同样可以遵循如此协议,来面对她娘家的活动去作自主选择。对于提供给双方父母的金钱、礼品孝敬也先做好协议,夫妻双方就按着这项规则去遵行。至于与双方亲友们之间的金钱往来,也是先定下一个金钱数目,超过商议的借贷,一律不予准许。
女友与丈夫就遵循着这乍看之下,似乎有点儿「见外」的原则来处理与对方家庭亲友的来往筹酢,因而减少了许多「为了夫家或娘家事」而伤了夫妻感情之事。
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表面随和好说话的人,他的内心未必事事乐意顺服,也会有那不愿让人触碰的「雷区」,即便能隐忍一时却未必能忍耐长久,一旦忍无可忍其暴发力往往惊人。
君不见许多原本交情很「铁」的哥们姐们,或感情看似融洽的夫妻亲友,常会因为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反目成仇,其实多半就是因为踏触到了他先前未曾作说明的「底限」。因此与其让旁人觉得自己脾气发得莫名其妙,不如在与朋友、同事,甚至公婆、姑嫂、夫妻、孩子等亲人打交道时,一开始就彰明自己的「底限」,他人自然就会去依循你的游戏规则,而减少许多人际关系上的纷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