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满婚姻就是接受伴侣的不完美
文:郜莹
在台湾跟女友聚会时,总是听到她们在谈论一出电视偶像剧「败犬女王」,我很好奇这出剧为何会引起她们热烈的关注,也想弄清楚「败犬」之意,于是花了些时间上网去做搜寻。
首先弄明白了,「败犬」之名词来自日本作家酒井顺子的作品「败犬的远吠」,指的是30岁以上,高收入、高学历、事业成功,但无感情归宿的女性。也就是说只要是年过三十的未婚女性,即使事业上多有成就、在职场多么的叱咤风云,但只要未婚,她就是败出婚姻此战场,夹着尾巴苟延残喘于生活,「不幸福」、「低下」、「悲惨」的败犬。
据说这本书出版后引发日本社会热烈讨论,「败犬」一词也因为这本书的飘洋过海,而远传到台湾与大陆地区。
后来跟一位上海女友提及此名词,上海女友说对于这种大龄未婚女,上海人称之为「老帮瓜」,意指过了适婚年龄的女人,就如菜市场里那些皮皱皱、瓜肉也老的「帮瓜」一样,送给人都没人要。
听罢我讶异极了,也兴起了一些小惶恐,因为念及我的女儿若再过五年还没把自己给嫁掉,也就要成为日本人、上海人口中可怜的「败犬」和「老帮瓜」了!于是在跟在纽约的女儿通电话时,就用半开玩笑的口吻说:
「女儿啊,若觉得书读得太辛苦,或自己一个人过日子太寂寞了,就赶紧去找个男人把自己给嫁掉吧!」
女儿立即的反应就是:
「我才不要呢,若没有找到一个比我强的完美对象,我情愿不婚!」
女儿的话给了我两个提醒-
一是居然会跟女儿提出-不是为爱,而是为找个饭票和打发寂寞而结婚的愚昧建议!
二是女儿对婚姻伴侣的着眼点,竟是放在要「比她强」和「完美」。
这让我回想起她在小学四年级时,跟同学煲电话粥时所说的一段话:
「我将来长大了后,一定要找个有钱的老公来嫁,然后再用他的前来打拼我的事业!」
记得我在她跟同学结束电话后,跟她做了个洗脑教育-
「你知道找个有钱男人嫁,必须要花多少心力去打败多少女人吗?而且就算侥幸获胜拿到了这个『钱口袋』,未来的日子还是得小心翼翼,时时担心它会被其它女人给抢走,与其花费如此多心思还未必能得到或护住这『钱口袋』,还不如将这些辛苦心思,用来培养自己成为一个有能力的『钱口袋』来得更稳妥。」
而如同我女儿般,想要找一个「比自己强」、「比自己有钱」、「比自己长得好看」、「比自己更完美」的结婚对象,是否也就是目前在经济开发国家中,有越来越多适婚女性不愿婚的原因呢?
然而选择好丈夫的条件,真的只需锁定于「比自己强、好、有钱」就成了吗?
最近新加坡针对一群,因找不到完美对象而不婚的年轻人,做了个「促婚」广告。这个「促婚影片」的内容,是讲述一位印度裔太太,在葬礼上不仅巨细无遗的以言语描述她老公生前,在床上如何的「打鼾」和「放屁」,还当场模仿这些声音!
就在寡妇的儿女既尴尬又不解,为何妈妈要说这件事?全场亲友中许多太太都笑得摀嘴,坐在一旁的丈夫则面露尴尬之际,台上的寡妇,此时语气一转缓缓的说:
「当我丈夫真的病得很重时,这些声音至少让我知道,他『仍然活着』。」
她转头望向丈夫的遗照,哽咽着声音说:
「现在……我终于再也无法在睡前听到这些声音……。而到生命的最后,总是这些小小的事情,让我们永远记得。也是由彼此这些小小的不完美,而一起组成了我们生命中的『完美』。
」
最后,寡妇转向她的儿子和女儿说:
「我想告诉我的子女,有一天,你们也能找到你们生命中的伴侣,他们会像你爸爸在我眼中一样『不完美得很美』。」
据说新加坡的「社区发展部」会拍如此一个广告,是跟两年前新加坡所做的一场市场调查有关,接受访问的许多适婚新加坡年轻人,待婚的原因,有绝大部分是因为找不到拥有完美条件的另一半。
这影片导引出让人深思的「弦外之音」-
没人是完美的,因此当你自己将婚配的条件放在「完美」时,先得反躬自省的想一想-
自己够完美吗?一个完美的人会愿意去娶一个不够完美的妻子吗?
在怨叹自己遇不到个王子国王优质男人前,是否该省思一下,真正的问题或许是自己不是个优质公主?
其实,世间没有人是完美的,而真正的良好的婚姻,就是接受你伴侣的不完美。
加载中,请稍候......